求擴散!甘肅涇川一位父親泣血呼喚:寶貝兒子你去了哪裏?

一位父親的泣血呼喚:

寶貝兒子,你去了哪裏?

平涼日報記者 胥富春

涇川縣荔堡鎮問城村村民張自強的兒子張鵬舉

因與家人慪氣出走

至今七年多沒有音訊

急壞了他的父母……

一次小矛盾,他離家出走

張鵬舉1990年2月出生,小學一至四年級在問城小學讀書。父親張自強當時在慶陽市慶城縣隴東中學食堂工作,因爲離家遠,覺得對兒子照顧不到位,於是在四年級第二學期時將兒子轉到了慶城縣逸夫小學,初中後在慶城縣隴東中學就讀。

張鵬舉出走前照片

小時候的張鵬舉學習認真,成績也不錯,隴東中學初中畢業考入同校的高中部時,是以前50名的驕人成績被分到尖子班的。高中學習的前兩年,成績也比較穩定,進入高三後,成績出現了一定下滑。有次考試前班主任找家長談話,張自強在和班主任交流後,當面詢問張鵬舉的學習情況,張鵬舉一言未發,多次催問時,他一拳打爛了身邊樓道消防箱的玻璃,同時手也被劃傷,流了好多血。張自強對兒子的這一過激反應很惱火,當時就打了兒子一巴掌,然後領回家給包紮了傷口,事後給學校賠了消防箱玻璃,但從兒子口中始終沒問出個所以然,他一直也沒想明白兒子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問多了他只會表露出對老師的厭惡和不滿。

當年,張鵬舉參加高考時,成績不理想,父母希望他復讀,但他不同意,尤其不同意繼續在隴東中學復讀。最後一家人商定,張鵬舉到涇川一中復讀。這天,張鵬舉說好到隴東中學取回自己的書本就返回涇川老家,在涇川一中復讀。到隴東中學後,他當晚去了網吧徹夜未歸。

次日回家後,他母親很生氣,就數說了幾句,他不服氣,用腳使勁踏爛了地上放着的幾個西紅杮以示抗議。母親很生氣,動手打了兒子。張鵬舉指着母親說:他再也不回這個家了!然後憤而離去。這一幕發生在2011年農曆七月初四大約15:00!這個時間銘刻在了張自強夫婦的腦海中。

張鵬舉母親心想,孩子生氣了出去玩一會兒就回來了,所以當時也沒加阻攔,可是到晚上了還不回來,她有點心急,就出門到處找,但沒找到。此後,兒子一直沒回家,也沒有任何音訊。

爲找到兒子,張自強夫婦想盡了一切辦法。他們先在慶城縣的網吧、賓館、建築工地到處找,沒有!又挨個問兒子隴東中學的同學、老師,沒人知道!又問兒子在涇川時的小學同學,沒人知道!兒子離家出走時身上並沒帶錢,也沒帶生活用品、衣服,挨個問親戚,兒子有沒有和他們聯繫或者借錢,依然沒有任何音訊!

張自強一人在家

張自強夫婦問遍了兒子的同學、自家的親戚等凡是有可能與兒子接觸、聯繫的人,都沒有這方面的任何消息。張鵬舉以前沒出過遠門,他們家也沒有外地親戚,張自強連兒子有可能前往的大致方向都無法判斷。

因爲兒子的走失,隴東中學成了張自強夫婦倆的傷心之地,找尋兒子也成了他們以後的中心任務,再無心從事經營活動。一週後,他們轉讓了承包的學校食堂回到了涇川老家。

張自強夫婦共一兒一女,因爲找不到兒子,張自強妻子於2012年離家隻身一人赴廣州打工。張自強的女兒長大成人後已結婚出嫁到相鄰的鎮原縣,目前已生育一女。張自強擔心兒子回家後找不到父母,一個人一直呆在問城村的家中苦苦等待,有機會就在附近打打零工。

張自強的微信名叫“等待”,頭像是身坐蓮臺的觀音菩薩,可見其盼子心切程度。七年多時間,他始終沒有放棄尋找兒子,在遍尋無果之後,他甚至多次到寺廟道觀燒香磕頭祈求神靈保佑,多次找神婆巫漢求神問卦,但依然沒有任何結果。

父母在自責中已苦等了七年多時間

反思這次家庭變故,張自強覺得主要問題還是他倆和兒子溝通太少。夫婦倆整天起早貪黑忙於打理自己承包的學校食堂,整天和兒子雖然生活在一起,但說不上幾句話。高考前夕,考生普遍心理壓力大,作爲家長他們夫婦倆也沒有進行有效疏導,這是嚴重的失職。記憶中,他打過兒子兩次,一次是前面提到的打爛學校樓道消防箱玻璃時,一次是在家中和他媽頂嘴時。他媽也打過一次,就是兒子出走前的那次。

除了高考前夕的那段異常表現,在張自強心目中,兒子一直是個好孩子。他初中時的班主任李巧惠以前就經常表揚他,那時候兒子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在待人接物、遵守紀律等方面都表現不錯。兒子其實沒有通宵上網的壞毛病,以前從未有過,高考結束後,放鬆一下身心,玩上一個通宵本也不算多大的事。

張自強一人守着小院

記者採訪時,張自強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兒子當時有什麼傾向性苗頭,未發現有早戀或者和社會閒散人員接觸等異常現象,當時他自己用的是小靈通,兒子沒有手機,有幾本課外書,但具體是啥書,他當時沒在意,現在也記不清了。兒子的一應花費,張自強全力保障,凡學校、班級收取的費用,他從來沒有遲延過,喫的、穿的在校內也絕不遜於別人,他努力掙錢就是不想讓兒子在生活上受委屈。

張自強現在能想到的也就這些,許多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或多或少都和老師、家長髮生過些許不愉快,一般孩子就算慪氣出走也就幾個小時或者幾天,或者躲到親戚朋友家,沒想到他的兒子就這樣無影無蹤了。

建設美好家園,希望兒子能回家看看

張自強覺得,兒子遲早會回來的,他要努力給兒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2012年,他推填了住了大半輩子的窯洞,蓋了一院新房。記者在他家中看到,這處在老宅窯洞旁邊修建的院落分爲前後兩個部分,有大小房屋一共15間,房子、圍牆修建得都很精緻,還有三處小花壇和多個花盆,裏面栽種着君子蘭、劍麻、夾竹桃、朧月、袖珍椰子、九月菊。

張自強

張自強絕對算得上一個有生活品味的農民,不僅院落收拾得十分整潔,而且房子裏面也十分乾淨,牀上被褥看不到髒污,屋中傢俱看不到灰塵,也看不到菸頭、垃圾,甚至花草樹木的落葉也極少,這種潔淨舒爽程度和一個農村“單身漢”的身份似乎有點不符。

張自強前幾年和人說起這事時,說一次哭一次,現在哭得都沒有眼淚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哪懂得什麼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孩子的青春期……一方面他追悔莫及,另一方面他也不知道怎麼對待兒子纔算是正確的。他覺得自己可能算不上一個優秀的父親,但也不能算是一個壞爸爸。

張鵬舉出走時,沒帶身份證,至今他的身份證、高中畢業證,還有幾張大小不一的證件照都被父親當寶貝一樣珍藏着。

張自強也曾向慶城縣公安局和涇川縣公安局荔堡派出所求助,公安機關根據身份證號查詢,只能確定這個身份證號狀態正常,證件還是兒子出走時辦的那一版,未發現其他異常信息。同時,根據有關工作流程,公安機關採集了張自強的DNA信息,已將他兒子的失蹤信息錄入有關數據庫。

張自強說,兒子如果沒出意外,現在已經28歲了,村子裏這個年齡的小夥子都結婚生娃了。兒子不管本事大小,如今活得好不好,都是父母的一塊心頭肉。他們一家都非常思念兒子,希望兒子能回家看看,如果不想回家打個電話也行,告訴一聲他在哪兒,讓父母懸着的一顆心能放下來。他承認當年只顧掙錢,和兒子溝通少,打兒子也不對,但都過去這麼多年了,也不該再因爲這些小矛盾而老死不相往來。

孤獨的張自強

血濃於水,親情是一種永遠都割捨不斷的愛。本報在此提醒:如果張鵬舉本人能看到本文,或者有人知道其近況,都能積極與張自強或本報聯繫,化解隔閡矛盾,解開心理疙瘩,促進一家團聚。

如果有如何關於張鵬舉的消息,請留意以下聯繫方式:

張自強手機:18793376370

請轉發本文,您不經意的一次轉發,或許就促成了一家人的團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