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心静如水 任妙音 - 妙音佛歌

《尘世间》(章体玄幻长篇小说)

第七十一章:杨彻献策

文/潇湘筠

杨骜一边听着杨彻的安慰之词,一边忍不住抹着眼泪,要说平日里趾高气扬惯了,谁招惹上他,不是弄死也得打残了,这下倒好,还没能和死对头杨毅碰上照面,居然在荆汉遭遇惨败,照此情形,何时攻入杨毅驻地汉江城,无异于登天之难。

见杨骜哭天动地的,杨彻这才忍不住从随身的宽袖中掏出一张绣帕来递给杨骜,一边继续道:“皇兄莫要沮丧,此次荆汉之战,杨毅靠的本不是自身的能力取胜,不过是因徐州军内部哗变所致,若能让徐州叛军收尾不能相顾,且不能专心辅助杨毅,何愁荆汉江汉不破?”

杨骜听罢,眼睛一亮,说道:“莫非皇弟已有破敌之策?”

杨彻站起身,转过身去,有转过身来,欲言又止的样子,让杨骜感到不知所以然,“皇弟,莫非有什么顾虑?”杨骜急切道。

杨骜这才觉得时机已到,“尤佐家眷在不远的徐州,若能将其软禁至此,且善加厚待,日复一日,待尤佐之妻王氏修书一封禀明太子不计前嫌,则徐州军因顾及亲眷再次反戈,到那日,咱也来个里应外合,荆汉可破,江汉可得。”

“妙哉,妙哉!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皇弟平日闭户不出,皇兄对你也知之甚少,今日一见,堪称奇才,若得皇弟倾力辅佐,日后荣登大宝,加封你为护国亲王,另外划分山东、豫北十二座城邑于你,你看如何?”

杨彻听完这份提前的丰厚封赏,内心自然是无比喜悦。但一贯以保持中立示人姿态的融王,对于“一边倒”的冒险行为也断然不敢轻易允纳,他理想的状态那就是做个坐收渔利的老渔翁,等两只势均力敌的猛兽角斗到各自奄奄一息之际,他做的最轻松的事情那就是挨个儿补刀子了。要说融王的城府不可谓不深,心机不可谓不毒辣。面对有勇无谋好大喜功的杨骜,他又该如何对答如流而又增强自身的实力呢?

杨彻沉默不语,像是在思索着什么,一时间仿佛走了魂魄,一动不动。杨骜叫了他好几声“皇弟,皇弟……”这才醒过神来。

杨彻回过神来,不禁作了个叩首的姿势:“太子知遇之恩,皇弟无以为报,只是皇弟历来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今日此举本愿我大隋在未来太子殿下治理下能够永保太平,代代兴旺,从不做有任何私念,还望殿下收回成命。”

杨骜本以为杨彻此番前来积极建言献策,一则表明辅佐立场,二则邀功请赏,这本是常有的思维逻辑,不想今番杨彻一不求名,二不图利,纯属为了天下苍生。如此“有情怀”之人,居然是亲眼所见,好不诧异。

“如此这般,这,这让我好生为难……”杨骜面露难色道。的确,遇到这样“大公无私”的皇弟,的确不知怎样安置。

杨彻见状,微笑道:“皇兄勿忧,此事易办,您听我慢慢道来。既然我不便在明处辅佐皇兄,但可以在暗处帮衬,此其一;其二,争夺天下,消灭岐王,兵权万万不可轻易付诸异姓之手,徐州军哗变已是前车之鉴,不如……”

杨骜这下好像听明白了杨彻话中的意思,“准了,济州军尚有数万兵马,此外北路大军足有二十万,全都是驻守边防的威武之师,今日我就请父皇恩准,将这两路大军的兵权授予皇弟,你看如何?”

杨彻听罢,摆摆手,笑道:“两路大军兵权授予勤王的藩王本是自古以来的惯例,但皇弟刚才说过,我不便明处帮衬,不过皇弟推举一人,可担当此任。”

杨骜问道:“皇弟所荐何人?”

杨彻这才坐下来,在桌上用右手食指笔画了一个“尹”字……

不言而喻,这个人便是杨彻关系最为密切的尹王杨恪。

作者简介:潇湘筠,号仙逸居士,字德毓,原名陈海平,当代玄幻现实流派开山鼻祖。笔锋离奇多变,别出心裁。现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知名财经网特邀评论员,新经济模式联合创始人。代表作:长篇玄幻小说《尘世间》,散文集《漫步的心迹》、《仲夏-思绪》,现代诗歌集《紫檀初开》、《枫之歌》,玄幻诗歌集《断剑》,心情语录《静夜思语集》等。诗观:以生活细微处为支点,撬动震撼生命的原点。亦醉亦醒的诗篇,深刻洞悉亦人亦鬼的世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