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野心勃勃的日本侵略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战略资源,供应自身的经济发展,对相对落后的中国,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因为张学良等人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者轻而易举的就占领了我国的东北地区,并且在这里大力发展工业,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综合实力。在不断战斗的过程中,我国因为武器和装备比较落后,接连惨败,让日本侵略者占据了更多的土地和城池。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我国有了跟日本侵略者持续作战的实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战局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原本气势汹汹的侵略者,开始进行战略防御。
尤其是这武汉会战后,日本侵略者似乎没有了能力,继续发动大规模战役,这是为何?专家对此表示,贫穷救了旧中国。我们都知道,中国近代发展比较迟缓,因为闭关锁国等错误政策,没有及时学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落后于西方各国,根本没有能力抵抗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
在军事实力弱小的情况下,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代表中国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日本也因为这些原因觉得中国特别好欺负,所以才发动了战争。在不断战斗的过程中,日军因为战线拉的过长,损失了大量兵力,在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日本侵略者很难发动大规模战争,只能沿着铁路进行战略转移。
当时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对铁路等交通设施极其依赖。如果去山地或是其他复杂地形的话,日本的机械化部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实力,我军也知道机械化部队的这些弱点,所以想方设法破坏铁路,让日军没有办法快速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