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己造下的恶业要自己接纳和承担,不要抱怨,转恶缘为善缘,让祸事转为福报,用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看待人生,多忏悔、修忍辱,一切恶缘终会自行化解。提婆达多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人”一样,他们不惜造业来成就我们的人生,我们应该感恩他们。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谁,碰上什么事,都是有因果缘法的。茫茫人海中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是生命最好的安排。就像佛门里常说的那句话: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生灭变幻、缘聚缘散都是自身的因果。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出现在我们生命中,是来温暖我们,给予我们爱与关怀的。而有些人出现在我们身上,似乎是来伤害我们的,就像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小人”。 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结缘了缘、欠债还债的过程,缘分深了或者欠的债多了,陪伴的时间就会久一点;缘分尽了或者彼此不相欠了,就会各种消失在彼此的人生里。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缘,或善缘或恶缘。善缘是自己修来的福报,而恶缘也同样是自己曾经结下的恶债。 就像我们遇到伤害我们的“小人”一样,他不会平白无故出现,任何事情都有起因。自己造下的恶业要自己接纳和承担,不要抱怨,转恶缘为善缘,让祸事转为福报,用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看待人生,多忏悔、修忍辱,一切恶缘终会自行化解。身边遇到“小人”,心中默念这2句话,即刻化解! 一、无论善缘恶缘,都是自己的因果业力,应接纳。 身边遇到“小人”,应当反思,为什么不是别人,偏偏自己遇到?这是自己的业障。应当忏悔消业。业障重,福报不够,人生就会障碍重重。不要发牢骚、怨怼,那样只会让生活更加糟糕。人要有宽广的心量,不要一遇到坏事就抱怨。福报来临的时候,也没见你说:怎么是我? 但是大家千万记住一点,不要心生报复。别人怎样对待你,那是你的因果;而你如何对待别人,那是你的修行。别人如果对你不友好,伤害你,日后因果自有定夺。但是如果我们锱铢必较、以牙还牙,那只会加重恶缘,致使业障更重,是愚痴行为。 我们对他人所作的,就是对自己所作的,你为人良善,人生的善缘助缘才会越来越多,路才会越走越宽。越是嗔恨计较,越是处事不顺、恶缘不断。做人做事懂得“忍辱”,像弥勒佛那样大肚能容、开口常笑,心量越大、福气越深。量大福大,不抱怨,负能量减少,人生才能欢喜不断、善缘成就。 二、“无魔不成佛”,小人也是化了身的菩萨,来历练和成就自己的。 人生中的有些伤害,可以击垮一个人,但对于强者来说,却是磨刀石,可以淬炼出更加坚韧不拔的人生。佛陀释迦牟尼佛在出家修行的那几年当中,不断遭受来自他的堂弟提婆达多的伤害,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诋毁佛法,企图篡夺佛位,犯五逆重罪,是要堕入地狱恶道的。然而,最终佛陀了通三世因果,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圆满佛果的时候,提及提婆达多并没有心生怨恨,反而充满感激。 提婆达多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人”一样,他们不惜造业来成就我们的人生,我们应该感恩他们。相对于提婆达多出现在佛陀的人生里一样,是他命定的缘法,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不论谁的出现,都必定会教会我们什么,只不过时间场合方式不一样而已。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理解生活所有不期而遇的成全,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无魔不成佛”,我们喜欢慈悲温暖的佛陀,他们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而那些看似穷凶极恶之人无不是化了身的佛菩萨,一边给我们痛苦,一边督促着我们快快成长。 所以,面对伤害,我们是损失还是收获,全在于我们选择的心态。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人,那就做好自己,春风化雨,自己正了,吸引而来的都是善缘。遇事多反思自己,不要总是埋怨。“静坐常思己过”,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生活处处是吉祥和芬芳。感恩阅读与分享,愿您吉祥如意。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