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1日全民雙十一網購的時候,在上午10點多,有多位網友稱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一實驗室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發生了爆炸,還附了幾張圖,看起來情況不是很妙。

隨後,泰州市公安局也發佈了《警情通報》,稱10時許,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一實驗室在試驗過程中發生爆燃。經市區兩級公安機關及消防部門全力處置,明火已被撲滅。目前,傷員救治、事故原因調查等工作正在進行。

高校實驗室是各類化學物品,甚至是危險化學藥品的集中地,加之學生做實驗往往是新手,手一哆嗦就有可能引發意外情況發生。不過,他們是爲了探索知識和真理,是爲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實驗室安全也是高校安全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從學校到二級單位,都在強調安全。

不過,近些年,還是發生過多起高校實驗室爆炸的意外事故,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時10分左右,清華大學化學系何添樓二層的一間實驗室發生爆炸火災事故,一名正在做實驗的32歲孟姓博士後當場死亡。

2016年9月21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位於上海松江大學園區的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兩名學生受重傷。

2015年4月5日中午,位於徐州的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一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致5人受傷,1人搶救無效死亡。 化學實驗室常見的幾種安全問題

1.腐蝕及灼燒事故

強鹼、強酸和某些強腐蝕性物質與水或其它化學物質發生劇烈反應,大多會產生具有強腐蝕性的煙霧,而吸入粉塵、煙霧等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造成嚴重傷害。同時,強鹼、強酸以及一些有毒試劑等接觸皮膚或裸露的局部器官也會引起人體的局部損傷。灼傷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是最常見的事故。

2.火災及爆炸事故

化學物質多具易燃性,這些物質遇到火源很可能起火燃燒,易引起火險或火災。有機溶劑通常具有較強的揮發性,揮發出來的蒸氣可以飄移到較遠的地方,如果接觸到火種,順着蒸氣燃燒,會導致液體着火。

3.中毒事故

化學實驗室使用的化學藥品幾乎都有一定的毒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中毒事故。

中毒又可分爲兩類: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不容易引起重視,很多症狀都是要在中毒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纔出現,通常爲幾天或者幾個月,有的甚至若干年以後。中毒的症狀很難察覺,多數爲易怒、失眠、記憶力減退、情緒失常等,通常會未老先衰、早逝等。

所以,大家在做實驗時,還是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操作規範來進行試驗。 實驗室安全知識

在實驗室中,經常與毒性很強、有腐蝕性、易燃燒和具有爆炸性的化學藥品直接接觸,常常使用易碎的玻璃和瓷質器皿以及在煤氣、水、電等高溫電熱設備的環境下進行着緊張而細緻的工作,因此,必須十分重視安全工作。 1

進入實驗室開始工作前應瞭解煤氣總閥門、水閥門及電閘所在處。離開實驗室時,一定要將室內檢查一遍,應將水、電、煤氣的開關關好,門窗鎖好。 2

使用煤氣燈時,應先將火柴點燃,一手執火柴緊靠近燈口,一手慢開煤氣門。不能先開煤氣門,後燃火柴。燈焰大小和火力強弱,應根據實驗的需要來調節。用火時,應做到火着人在,人走火滅。 3

使用電器設備(如烘箱、恆溫水浴、離心機、電爐等)時,嚴防觸電;絕不可用溼手或在眼睛旁視時開關電閘和電器開關。

應該用試電筆檢查電器設備是否漏電,凡是漏電的儀器,一律不能使用。 4

使用濃酸、濃鹼,必須極爲小心地操作,防止濺出。用移液管量取這些試劑時,必須使用橡皮球,絕對不能用口吸取。若不慎濺在實驗臺上或地面,必須及時用溼抹布擦洗乾淨。如果觸及皮膚應立即治療。 5

使用可燃物,特別是易燃物(如乙醚、丙酮、乙醇、苯、金屬鈉等)時,應特別小心。不要大量放在桌上,更不要在靠近火焰處。只有在遠離火源時,或將火焰熄滅後,纔可大量傾倒易燃液體。低沸點的有機溶劑不準在火上直接加熱,只能在水浴上利用迴流冷凝管加熱或蒸餾。 6

如果不慎傾出了相當量的易燃液體,則應按下法處理:

(1)立即關閉室內所有的火源和電加熱器。

(2)關門,開啓小窗及窗戶。

(3)用毛巾或抹布擦拭灑出的液體,並將液體擰到大的容器中,然後再倒入帶塞的玻璃瓶中。 實驗室滅火法

實驗中一旦發生了火災切不可驚慌失措,應保持鎮靜。首先立即切斷室內一切火源和電源。然後根據具體情況正確地進行搶救和滅火。

常用的方法有: 1

在可燃液體燃着時,應立即拿開着火區域內的一切可燃物質,關閉通風器,防止擴大燃燒。若着火面積較小,可用抹布、溼布、鐵片或沙土覆蓋,隔絕空氣使之熄滅。

但覆蓋時要輕,避免碰壞或打翻盛有易燃溶劑的玻璃器皿,導致更多的溶劑流出而再着火。 2

酒精及他可溶於水的液體着火時,可用水滅火。

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機溶劑着火時,應用石棉布或砂土撲滅。絕對不能用水,否則反而會擴大燃燒面積。

金屬鈉着火時,可把砂子倒在它的上面。 3

導線着火時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滅火器,應切斷電源或用四氯化碳滅火器。

衣服燒着時切忌奔走,可用衣服、大衣等包裹身體或躺在地上滾動,以滅火。

發生火災時應注意保護現場。較大的着火事故應立即報警。 實驗室急救

在實驗過程中不慎發生受傷事故,應立即採取適當的急救措施。 1

受玻璃割傷及其他機械損傷:首先必須檢查傷口內有無玻璃或金屬等物碎片,然後用硼酸水洗淨,再擦碘酒或紫藥水,必要時用紗布包紮。

若傷口較大或過深而大量出血,應迅速在傷口上部和下部紮緊血管止血,立即到醫院診治。 2

燙傷:一般用濃的(90%~95%)酒精消毒後,塗上苦味痠軟膏。如果傷處紅痛或紅腫(一級灼傷),可用橄欖油或用棉花沾酒精敷蓋傷處;若皮膚起泡(二級灼傷),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鉻傷處皮膚呈棕色或黑色(三級灼傷),應用乾燥而無菌的消毒紗布輕輕包紮好,急送醫院治療。 3

強鹼(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鈉、鉀等觸及皮膚而引起灼傷時,要先用大量自來水沖洗,再用5%乙酸溶液或2%乙酸溶液塗洗。

強酸、溴等觸及皮膚而致灼傷時,應立即用大量自來水沖洗,再以5%碳酸氫鈉溶液或5%氫氧化銨溶液洗滌 4

水銀容易由呼吸道進入人體,也可以經皮膚直接吸收而引起積累性中毒。

嚴重中毒的徵象是口中有金屬氣味,呼出氣體也有氣味;流唾液,牙牀及嘴脣上有硫化汞的黑色;淋巴腺及唾液腺腫大。

若不慎中毒時,應送醫院急救。急性中毒時,通常用碳粉或嘔吐劑徹底洗胃,或者食入蛋白(如1升牛奶加3個雞蛋清)或蓖麻油解毒並使之嘔吐。 5

觸及皮膚引起灼傷,應該用大量的水清洗,並用肥皂和水洗滌,忌用乙醇。

若媒氣中毒時,應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若嚴重時應立即到醫院診治。 6

觸電:觸電時可按下述方法之一切斷電路:

(1)關閉電源;

(2)用幹木棍使導線與被害者分開;

(3)使被害者和土地分離,急救時急救者必須做好防止觸電的安全措施,手或腳必須絕緣。

END

希望大家在以後做實驗的過程中

能夠多多注意這些安全知識

要保護好自己喲!

小編提示

微信改版了

爲了方便大家找到我們,

可以通過下圖示例將我們設爲星標。

只要三步,輕鬆學起來~

來源:每日高教要情、生命之光

推薦閱讀

分享丨實驗室簡單試劑泄露處理方法,你應該知道~

分享丨實驗室玻璃儀器使用及分類大全來啦~

分享丨大家好,我叫化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