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虽然拥有400余万正规部队,但实际战斗力并没有表面数字那么强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军内部犬牙交错的派系问题。换句话说,国民党军高层确定了一个作战目标,却无法有效调动纸面上的全部军事力量,真正受控的只有200余万中央军一线部队。而在中央军体系中,虽然不像地方军阀那么不听话,但经过多年演变自然也出现了一些有权势的将领,在中央军中各成一派。比如胡宗南、汤恩伯、王耀武等,在国民党内部的实际军权和影响力都超过了其职务限制。但实力最强的还要数陈诚的“土木系”,这一派系的势力大到惊人,究竟强到什么程度呢? 土木系最早源于1929年,也就是陈诚开始从国军发迹的时候。陈诚是老蒋的黄埔教官嫡系,身边最受信任的干将。此人于1929年成为国民党陆军11师师长,第二年又升任18军军长。国民党中央军在46年后有五大王牌主力之说,18军就是5个军中资历最老的一支王牌军,而11师又是18军的核心师。所以陈诚是头号王牌军的首任军长,又是其中王牌师的首任师长。 不过若仅仅是如此,只能说明其资历硬、队伍强,还称不上什么“土木系”。陈诚是中央军将领中最有政治手腕,野心也最大的将领(台湾时期甚至想竞争总统)。30年代陈诚利用老蒋的信任和支持,大肆扩张自己的嫡系军队。当上18军军长后不久,便大量收编杂牌,以威逼方式把军阀部队纳入自己编制,18军成了有5个师(当时国军军级单位下辖2-3个师)的超级军,当年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土木系”三个字,不解释一下,也不好理解这个称呼。土就是11的汉字变形,木是指18,加在一起就是“土木”,代表11师和18军,也就是陈诚体系部队的象征,非常形象。由于18军成军早,且有老蒋和陈诚的背景,发展过程自然也比其他王牌军顺利得多,强如王耀武的部队,早年实力不强时也险些被陈诚的土木系收编,若如此也就没有后来的王牌74军了。而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土木系都是国民党中央军中最强的一个派系,几乎等于整个中央军一半的势力,也强于包括李白桂系、傅作义绥军在内的所有地方军阀力量。

举个例子,从陈诚18军队伍里,竟然走出了24位国民党各军长、整编师长,这个数字是恐怖级的,按照一个军3万人来算,光是土木系直接控制的部队人数就超过70万人。而且不仅仅是派系规模大,土木系出的骨干名将也非常多。比如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联勤总司令郭忏、赴缅远征军名将罗卓英、王牌12兵团司令官黄维、“金门王”胡琏、整编66师长宋瑞珂、“邱老虎”邱行湘等人,全都是土木系的名将,陈诚的爪牙心腹。虽然陈诚本人军事指挥才能不突出,47年后在山东和东北屡遭败绩,但在部队组织和政治头脑方面,国民党内部少有能和他匹敌的人,他打造的土木系确实是国民党中央军体系内最强大的一股势力,远不是几个军、几个兵团能比的概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