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 (記者 張長生)11月10日5時30分左右,天剛矇矇亮,家住沭陽縣沭城街道教育小區年逾八旬的薛蔭富便早早起身,洗漱完畢徑直向公交車站臺走去,準備乘101公交車前往醫院,在醫院食堂喫過早飯後,7時45分準時上班。

一位青年在朋友的陪伴下來到薛蔭富的門診看病。這位青年人告訴薛蔭富:“深夜睡覺時常突然驚醒,不知什麼原因?”檢查一下血壓,正常。又用聽診器聽一下,也未發現問題。“薛蔭富開了一張心電圖檢查單。約半小時後,這位青年拿着心電圖檢查結果單遞給薛醫生看。薛醫生看後微笑着說:”從檢查結果看沒發現問題,不需要開藥。“他又和藹地詢問這位青年:”晚上什麼時間睡覺?“”12點以後睡覺。“薛醫生告訴他:”以後要早點睡覺,注意休息,不要再熬夜了。“這位青年微笑着點點頭,高興地離開了醫院。像這樣在門診上坐診,薛蔭富已堅持了55年。

知恩圖報 回饋社會

薛蔭富,今年84歲。他的老家在沭陽縣章集街道曙光村,小時候家裏很窮,其父親是小鄉鄉長,沒工資;母親早年參加革命,是一名共產黨員,因爲不識字,她深知沒有文化的苦楚。

薛蔭富小學畢業時,因家裏生活特別困難,其父親不想讓他繼續上學,但其母親堅決要讓兒子繼續唸書。她說.“我就喫了沒有文化的虧,自己就像睜眼瞎。家裏沒有錢,我想辦法給兒子上學。

1950年,薛蔭富順利地考入沭陽縣中學,其成績當時是全區第三名。回憶當年求學時情景,薛蔭富感慨不已。念初中時,每月的伙食費是6元,由於他家經濟條件較差,學校免去5.5元。上高中時,每月的伙食費是8元,學校免去7.5元。念中學時,他的各科成績在班級名列前茅。

1958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醫學院醫療系。進入大學,每月的伙食費10元,學校考慮到他家經濟拮据,給予全免。每月還發給他2元的零用錢。沒有錢買書看,他就到學校圖書館裏借書看。夏天,他使用的紋帳都是學校發的,不要錢,畢業後歸還給學校。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共產黨的恩情,情深似海。薛蔭富說:“我託的是共產黨的福。”

1963年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沭陽縣人民醫院工作。工作中他主動做重活、難事,勇挑重擔。由於他積極要求進步,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把自己的美好青春都奉獻給醫務工作。他從一名普通的醫生成長爲主任醫生,副院長,在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爲百姓守護健康。

1977年醫院要派一名技術過硬的醫生參加江蘇省第三批援藏醫療隊,沭陽縣僅派一名醫生。他踊躍報名,薛蔭富說:“我能有今天,多虧共產黨的培養。現在國家需要援藏醫療隊,我是共產黨員,我不帶頭誰帶頭。”醫院考慮到他是科班出身,又有10多年的從醫經歷,積累了豐富的臨牀經驗,組織上同意了他的請求。他被派到西藏通木交通學校,他克服高原反應,堅持爲當地百姓看病,而且不收任何費用。同時他帶央吉等三名徒弟,言傳身教爲當地培養醫生。三位藏族青年在他身邊學習,兩年時間內已能獨擋一面,爲百姓看病。

援藏兩年時間,薛蔭富未回家一次,他說:“當時從西藏寄一份航空信到沭陽縣要1個月才能收到。當地僅有一部電話是軍用的。兩年時間,我只喫過一枚雞蛋。這個雞蛋還是援藏醫療隊中一位南通人休假帶回來給他的。”

年近八旬 學習電腦

過去,醫院醫生開處方都是手寫,自從2013年開始,開處方都要在電腦上進行。病人到醫院看病,掛號時髮卡,醫生給病人開處方都是在電腦上操作,時年79歲的薛蔭富不會電腦,他就學。由於他上學時沒學過拼音,又不會五筆輸入法,醫院專門派精通電腦的年輕人手把手地教他。而薛蔭富不服老,像小學生一樣虛心學習,經過10多天的認真學習,他基本上能在電腦上開處方了。常用的藥他都能記得輸入,對那些難記的藥名,他請年輕人把藥名與簡碼對照表放在辦公桌上的一塊軟玻璃下,如果忘了,就看一下對照表。這樣年長的老人10多天就能在電腦上開處方,都不敢相信。

退而不休老有所爲

1997年,在醫務崗位上工作了34年的薛蔭富光榮退休。一些醫院想高薪聘請他,都被他婉言謝絕。

由於薛蔭富是主任醫師,醫術精湛,單位想返聘他繼續爲人民羣衆看病,醫院領導找到他,希望他留下來,他二話不說,“服從組織安排”。他說:“我在人民醫院工作了幾十年,對她有很深的感情,捨不得離開她,所以還留在原來的醫院。”就這樣,退休後他二十一年如一日,在醫院門診坐診,爲病人看病。

一切爲了病人着想。對病人能用普通的消炎藥,決不用高檔的抗生素。比如,有的病人能用青黴素就不用頭胞類藥。能用三硝酸異山梨酯就不用硝酸異山梨酯。薛蔭富說:“我出身農民家庭,知道農民生活不容易,作爲醫生就是要一切爲病人着想。用藥用便宜藥。以少花錢,看好病爲原則。”他不僅憑自己的醫術,更憑仁愛感動病人。

薛蔭富每天坐診近8個小時,中午在醫院喫中飯、午休。一週要上五天班,年復一年,幾十年如一日,使他患上了胸椎骨質增生。談及他的病,他淡淡地一笑說:“整天坐在醫院門診坐診,有職業病正常,但是比起病人的病不算什麼。

薛蔭富身材愧悟,滿頭銀髮,慈祥的笑容、矍鑠的目光、敏捷的思維、洪亮的聲音,開朗健談,很難相信給病人坐診的薛蔭富,已經是八十四歲的老人。作爲已經在醫務第一線坐診55年、較年長的醫生,他覺得自己還不老。有人善意地詢問他:“你打算幹到什麼時候?”他爽快地微笑着說:“只要能動,我就要繼續做下去。現在我的身體還可以,還能給病人看病。我沒有什麼其他愛好。幹了一輩子醫生,我不喜歡太閒。每天到了班上,能給病人減輕病痛,我的心裏就很踏實。爲社會做點事,爲人民羣衆看病,我的心裏就感到幸福。”也有朋友問他:“每天工作近八個小時,你的身體喫得消嗎?”他說:“還可以,中午在醫院喫飯,飯後還可以午休,能挺住。”只要在班上忙起來,給病人消除痛苦,他樂而不疲。

談及他長壽的祕訣,薛蔭富微笑着說:“這沒有什麼祕訣。平常生活有規律,喫五穀雜糧,不喝酒,不抽菸。上班我都是堅持步行。晚上喜歡看新聞聯播,還喜歡看書。我已看完《毛澤東選集》(1-5卷)《中國通史》《中國共產黨的90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等書。”

2016年、2017年薛蔭富被醫院評爲優秀黨員,2017年醫院還授予他“忠誠敬業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