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得不说,罗振宇看人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会看到黄执中背后所带来的一系列资源和好处,而薛兆丰教授,就仅仅觉得许吉如很好、有潜力,就直接选她当队长,完全没有考虑到后续组建团队的问题。因为邱晨是专业辩手,实力绝对牛,同时又是米未的员工,即使她想和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在一起,也会从节目组角度出发,相对多地考虑各战队实力权衡的问题,从傅首尔选到邱晨的狂喜中也可以推测出,邱晨并没有像颜如晶和庞颖那样,有特别心仪的队伍,可惜教授看走了眼。

薛教授是好教授,但未必是好老板,你知道为什么吗?@共央君

《奇葩说》第六季真是槽点满满,除了辩手之外,四位导师也是热议的对象。

要说四位导师里,我最喜欢的人就是薛兆丰教授,因为他是四位导师里,让人觉得最纯粹、最干净的一个,虽然综艺感不强,但是天然萌的样子,让人觉得非常可爱。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而且教授满腹经纶、博学多才,非常擅于把一个现象用经济原理来解释,让高深莫测的经济学理论,变得简单而又接地气。

可是,薛兆丰作为教授,或许是一个好教授,但作为老板,却绝不是一个好老板,因为他实在是心无杂念,不谙世事,而这样的人,是当老板的大忌。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接下来我就结合《奇葩说》第六季里薛教授的表现来分析分析,为什么他不是个好老板。

原因一:过分力捧新人,就是绝地棒杀

一谈薛教授战队,就不得不提队长许吉如,许吉如自身条件确实不错,清华本科毕业、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硕士,名校高知光环,而且在和杨奇函的二分之一生存战中,立论和开杠几乎是碾压式胜利,虽然最后以一票之差败了,但并不妨碍她展示真实的水平。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教授非常看重许吉如,给她赠书、选她当队长,而且在导师争夺赛中,还让她做结辩,非常坚定地对她说:“你确实有本事,你就可以做好。”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可以说,教授对许吉如的栽培是不余遗力的。但这么做有三个非常大的弊端:

第一个:期待值太高,造成许吉如的心理高压。

如果你认真看过许吉如的履历,会发现她就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人生一路开挂,从国内顶尖学府问鼎世界第一的哈佛,可谓是一帆风顺,参加《我是演说家》第三季,也获得亚军闪耀的成绩。

对于优秀的人来说,他们最害怕的是并不是输赢,而是输赢背后让别人失望的目光。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而教授对许吉如如此重视,非常相信她能够做好,这种莫名的相信既是一种肯定,同时也是一把利刃,它架在许吉如的脖子上,说“如果你做不好,就辜负了我对你的信任”。

所以你可以看出来,许吉如在失败或不自信的时候都会非常紧张,导致语速过快,发挥反而越来越差。

正如托尔斯泰在《生活之路》中所说的:夸奖会葬送灵魂,因为它使人放弃对灵魂的关心,转而关心世俗的荣誉。

第二个:提高了观众对许吉如的期待值

教授对许吉如的看重,传达出了两个信息,一是对许吉如的实力表示肯定,二在向其他观众传递一个信息:许吉如很优秀。

只要观众接受到“许吉如很优秀”这个信号,那么在潜意识里,就会提高对她的要求,“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你是教授看中的人”。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许天奇表现更差却没有被淘汰,因为许吉如那天的发挥确实不好,让观众产生了心里落差,从而给许吉如打更低分。

第三个:过分偏爱一人,忽视其他辩手的感受

前几期里,教授的眼里可以说只有许吉如了,其他有实力的老奇葩都不屑一顾。这就容易让喜欢他的老奇葩心寒,也会让新奇葩们嫉妒。

教授送了一个杠给肖骁,可后面却没有尽力争取他,反倒把他晾在了一边,只看得见许吉如,这是教授非常大的一个失误,痛失一个有实力的老奇葩。

总的来说,如果教授作为一个企业老板,如此力捧某一个新人,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压一压,给新人足够的磨练和成长,他将来才能戴王冠,承其重。

原因二:轻视了人际关系在选择中重要作用

在选人环节,教授和许吉如可以说是尬出天际了,连续两轮落空,这对一个战队的组成是非常不利的,意味着实力派都被别人优先挑走了。

但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就是教授忽略了人际关系在选择中的重要作用。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网上有很多人在骂老奇葩抱团,但我觉得,老奇葩会抱团非常正常,这本来就是人之本性。谁不喜欢和最好的闺蜜并肩作战?谁喜欢和闺蜜成为死对头?

即使这是个比赛,也必须考虑其中的“人情味”。

可教授偏偏选了人情味最重的两个,颜如晶和庞颖,这两个是毋庸置疑会选择自己心仪的战队的。

或许教授第一次最该争取的,是邱晨。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因为邱晨是专业辩手,实力绝对牛,同时又是米未的员工,即使她想和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在一起,也会从节目组角度出发,相对多地考虑各战队实力权衡的问题,从傅首尔选到邱晨的狂喜中也可以推测出,邱晨并没有像颜如晶和庞颖那样,有特别心仪的队伍,可惜教授看走了眼。

卡基耐曾说过:人的成功15%取决于专业知识,而85%取决于人际关系。

作为一个老板,不能仅仅只关注到员工表面硬实力,也应该关注到员工内在的情感,毕竟员工不是机器,他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感情,当老板拿捏准了员工的性情,懂得员工自己的人际关系,那么用起人来,自然也是游刃有余。

原因三:凭个人喜好进行决策,缺乏科学性

薛教授选择许吉如做队长相当于什么?

就像在企业中来了一个空降兵,让底下的其他员工跟着她干。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会不会有所疑惑?

她到底是谁?她有没有能力带领好队伍?我跟着她有什么发展前途?

这些问题都是打一个“?”的。

薛教授战队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凭借自己的喜好,选了一个新人来当队长,我并不是反对教授的爱才之心,只是你选一个新人,风险比选一个老人要大得多。

很明显,这次教授确实是选错了。比起老人,新人有两个很大的劣势:

第一,新人未必适应新的环境

老人毕竟是老人,肯定是对环境足够了解和适应,待得久才会成为老人,而新人刚来,对环境还未必了解就匆匆披挂上阵,很可能会水土不服。

而许吉如,虽有实力,但却中了“水土不服”的招,她或许是一个好辩手,但并不是个好奇葩,所以在前两轮的淘汰赛就出局了,战队痛失队长。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第二,新人不了解原有的人际关系

许吉如作为刚来的新人,她当然不知道老奇葩们之间的亲疏关系,自然也就没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恰巧她运气也不好,碰上了一个同样也不懂人际关系的薛教授,所以才出现两轮轮空的尴尬现状。

像黄执中和傅首尔,他们作为老奇葩就很懂该选谁,哪个有实力的老奇葩是最有机会争取到的。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所以老板在用人方面,一定要慎用新人,特别是对于一些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要给新人一段观察期,如果一来就委以重任,那将会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赌对了有惊无险,赌错了灭顶之灾。

原因四:缺乏未雨绸缪的远见和周全的考虑

比起薛教授选队长,罗振宇就显得心机多了,虽然做法不太讨喜,但不得不说,罗振宇在选人方面,确实是有几分老板的狡黠和精明,看得也更长远一些。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因为导师选队长,选的不仅仅是队长那个人,还有队长背后附带着的一系列资源,既然自己票少,那么可以利用队长的附带资源来为自己增加胜算。

许吉如是新人,可以说没什么号召力,也没什么人脉资源,而罗振宇一挑,就挑中了黄执中,眼光非常好,主要有以下三点,证明黄执中确实是值得罗振宇放下身段、煞费苦心,甚至有些不择手段去争取的。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首先,黄执中名气大。

不仅是《奇葩说》第三季的BBKing,而且在辩论圈里也被称为“辩论之神”、“宝岛辩魂”,说明黄执中的个人实力非常强,能在《奇葩说》拿BBKing,也足以说明他在这个节目中实力是得到观众和辩手们认可的。

其次,黄执中为人大方宽和,有学长风范,乐于帮助新人。

在上一季作为教练,带着颜如晶和两个新人一路逆袭夺冠,看得出在“帮人”这一方面,黄执中做得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黄执中在节目里的人脉资源非常好。

最明显的就是颜如晶,黄执中去哪她去哪,罗振宇相当于得到了买一赠一的优惠。有两个超级老奇葩坐镇,其他奇葩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至少比起在其他战队,跟着黄执中留下的概率还更大一些。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不得不说,罗振宇看人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会看到黄执中背后所带来的一系列资源和好处,而薛兆丰教授,就仅仅觉得许吉如很好、有潜力,就直接选她当队长,完全没有考虑到后续组建团队的问题。

比赛靠的不是个人,而是团队,所以队长是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队员有谁。

不仅仅是比赛,我们老板经营公司也一样,不能觉得哪个员工能力特别强就一定要让他当领导,领导的考核指标可不仅仅只有能力一项,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资源管理能力等等,都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

《奇葩说》第六季:为什么我不会选薛教授这样的人当老板?


最后总结一下:

今天从老板的角度来剖析了薛兆丰教授是否具备当老板的特质,很遗憾,心无杂念、不谙世事的他,比起当老板,更适合当一位教书育人的教授。今天从导师身上,为大家总结了四条经验:

过分力捧新人,就是绝地棒杀轻视了人际关系在选择中重要作用凭个人喜好进行决策,缺乏科学性缺乏未雨绸缪的远见和周全的考虑

希望这四条经验能够帮助你们在职场上避免掉入一些大坑,有时候人生比拼的并不是谁走得更快,而是谁走得更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