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上海等地多发诺如病毒疫情。诺如病毒又被称为诺瓦克病毒,是能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一群病毒,也是最早发现的诺如病毒的原型病毒。之所以将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称为胃肠型流感,并非由于此种胃肠炎与流感病毒有关,而是因为诺如病毒与流感病毒相似,具有传播迅速,易在医院、军队、学校、幼儿园、敬老院等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引起胃肠炎暴发的特点。在中国,5岁以下儿童15%左右的腹泻问题都与感染诺如病毒有关。诺如病毒感染高峰在冬季低温季节,11月到次年2月最多见。因此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传播方式多样,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传播,特别是尚未建立良好卫生习惯、抵抗力较弱的儿童。诺如病毒通常通过以下途径感染:

1.摄入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后未彻底洗净双手而进食。3.接触过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进餐或共用餐具。4.空气散播含病毒颗粒的呕吐物飞沫、污染物。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在发病后2周~3周,粪便都可检测到诺如病毒。

感染特点:症状重,病程短,常见上吐下泻

诺如病毒感染后,通常起病比较急,感染者于24~48小时(某些患者可在接触病毒12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有些人还伴有头痛、轻度发热、寒战和肌肉痛、乏力等症状。儿童患者普遍发生呕吐,而成人患者多发生腹泻,为稀水样便,4~8次/日。病人多自我感觉症状很重,但病程较短(多持续1~2天)。

尽管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少数病例仍可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发生在高龄老人或低龄儿童,新生儿感染后可能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

诺如病毒引起腹泻可能与D-木糖和脂肪的一过性吸收不良,以及刷状缘酶(包括碱性磷酸酶和海藻糖酶)活性降低有关,肠道功能可在两周内恢复正常。诺如病毒引起呕吐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胃排空明显延迟有关。

秋冬季节呕吐、腹泻患儿需警惕诺如病毒感染。如果发现患儿在24个小时内出现排便≥3次,且有大便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和/或24小时内出现呕吐≥两次者,皆被归入疑似病例。如患者的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经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ELISA抗原检测阳性者,则确诊为诺如病毒感染。

通常无须用药

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来治疗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但该病具有自限性,只要适时、适量地补充流质,症状多会在12~60 小时得以改善和自愈。

但婴幼儿、老年人及有基础性疾病者,一旦感染诺如病毒,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进而抽搐甚至死亡。因此,对这些人群应高度重视,及时送往医院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出现以下情况的患者需紧急转诊上级医院:

腹泻超过7天。重度脱水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存在高钠血症。出现肠道外受累的并发症。免疫功能受损。

预防感染该这样做:

首先应明确任何人都能感染诺如病毒。而且由于诺如病毒有很多不同的毒株,人群很难对其产生长期的免疫力,所以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反复感染诺如病毒。

其次应了解粪口传播是诺如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即通过与患者密切接触,包括与病人分享水、食物、器皿,接触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或患者曾接触的物体表面,或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特别是生吃贝类或未熟透的水产品。

由于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而患者一般在急性期结束后48小时内仍有传染性,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1.患者方面:

①不要入托儿所、上学或上班。不要与健康儿童或老人同室游戏或接触。在症状消失后至少继续隔离两天。

②不要为家人准备食物,在症状消失后至少还要再过两天才能帮家人准备食物。

2.照顾着:

①应戴上口罩和手套,用>85℃的热水或漂白粉水清洗及消毒被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床单、衣物和周围环境,并且彻底晾干。②脱下手套和照顾患者后应用肥皂和自来水认真洗手。③使用一次性纸巾或抹布来清理所有物体,并把纸巾或抹布放进垃圾袋,密封后扔进垃圾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点击下方爱心,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