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七年,股價回到原點!王亞偉投資一隻股票的全過程……)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王亞偉投資三聚環保的七年,恰好是樓起樓塌的七年。 4月28日,三聚環保披露的定期報告顯示,過去幾個季度,王亞偉持續減持三聚環保,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旗下產品持倉市值僅有5400萬元。2013年,王亞偉首次現身三聚環保前十大流通股東;2017年,持倉市值超過22億元;如今,只剩下5400萬元。 從王亞偉持有三聚環保的表現看,在上漲時持續加倉,在股價高點重倉持有,在掉頭向下後沒有兌現收益,在最底部無奈賣出,整體收益有限。 股價原地踏步的七年 4月28日,三聚環保公佈的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顯示,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王亞偉管理的“昀灃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持續減持三聚環保:去年四季度減持了2131萬股,今年一季度再度減持300萬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僅持有1200萬股,持倉市值僅有5400萬元。 根據三聚環保的定期報告,2019年淨利潤不足1.39億元,同比下跌72.56%;今年一季度,三聚環保虧損8172萬元,同比下跌878.57%。 受慘淡的業績影響,4月28日,三聚環保股價大幅下跌,盤中接近跌停,股價最低3.97元。截至收盤下跌6.35%,股價報收4.13元。 2017年3月24日,三聚環保股價創出歷史新高64.88元(前復權價32.9元)。同當時股價相比,當前股價從高點下跌了近90%。 在三聚環保的高光時刻,王亞偉管理的兩隻產品重倉持有。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昀灃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持有2535萬股,持倉市值爲15.86億元;“昀灃3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持有1026萬股,持倉市值爲6.42億元。兩隻私募產品持倉一家公司的市值超過22億元,在當時亦相當罕見。 以下是王亞偉管理的昀灃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持有三聚環保的情況:

七年過去,股價幾乎跌回原點。

三聚環保過去七年股價走勢 從王亞偉持倉變動情況看,結合股價走勢的表現,可以發現其在2013上半年即重倉買入2000多萬股,2016年中加倉,到2017年一季度高點時重倉持有,買入後股價上漲五六倍,收益驚人。 問題在於,在最高點王亞偉沒有及時兌現收益,並且在下跌途中加倉。 數據顯示,2018年三季度,王亞偉加倉1110萬股,當時股價在13元到19元之間(前復權價),並且重倉持有到2019年中,彼時股價已經跌破8元。2019年四季度,王亞偉開始大幅減倉,當時股價已經跌至6元左右。 綜合來看,王亞偉對於三聚環保的投資,期間收益高達數倍,但由於高位沒有及時兌現收益,並且在下跌中途加倉,最終在市場底部離場,王亞偉並沒有獲得太多收益。 環保股投資的火與冰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王亞偉投資三聚環保的歷程看,看到了環保投資邏輯的起點,但是忽視了此後政策對環保行業帶來的影響,最終功敗垂成。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王亞偉就公開表示看好環保股。

對於看好環保的邏輯,王亞偉當時談到,“因爲環境改善並非一朝一夕,要還舊賬,還要新投入,這就註定環保投資增速未來五年內遠高於GDP增速。此外,環保也是地方政府業績考覈指標之一,從上到下都重視的話,註定會帶動全新的商業模式,環保是未來中國經濟結構性轉型的突破口。” 在最初投資三聚環保上,王亞偉展現出了驚人的魄力。 2012年底,王亞偉和幾個朋友一起去三聚環保旗下某工廠調研,面對並不起眼的工廠,朋友們都不看好,但王亞偉力排衆議,在基金產品成立後就迅速大手筆買進。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末,王亞偉管理的產品持有1930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爲4.96%,接近舉牌線,持倉市值爲3.91億元。 王亞偉投資後的三聚環保,業績迎來爆發式增長。淨利潤從2012年的不足2億元,猛增到2017年的26.5億元。業績飆漲,估值提升,股價享受到戴維斯雙擊,讓王亞偉浮盈頗豐。

不過,隨着過去幾年的政策調整影響,環保股遭遇深度調整,三聚環保業績大幅下滑,股價大幅下跌。與此同時,由於股東質押跌破平倉線,三聚環保多次發佈股東被動減持的公告。 Wind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半來,對於三聚環保,連賣方研究報告都沒有了。 某大型公募基金投資總監坦言,如果過去半年連研究報告都沒有覆蓋到的上市公司,是不允許進入股票池的。

三聚環保的潮起潮落,同國內環保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儘管三聚環保過去幾年股價跌幅接近90%,但還不算最慘的。曾經的“神霧雙雄”,神霧環保和神霧節能,已經完全變成了“神霧雙熊”。 從神霧環保股價走勢看,2017年初股價最高37.56元(前復權),4月28日收盤價僅有0.93元,已經連續三天跌破1元,在退市的邊緣掙扎,總市值僅有9.39億元。 從曾經的神霧節能(現ST節能)股價走勢看,股價從高點的44.98元(前復權),4月28日收盤價僅有0.95元,同樣在退市的邊緣掙扎,總市值僅有6.05億元。 從某種意義上說,投資,要靠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也要考慮歷史的行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