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叫白慶國,是新樂市曹家莊村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但他又不普通,因爲老白是一位詩人,還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並且他憑藉組詩《白慶國的詩》斬獲《中國作家》首屆郭沫若詩歌獎。書香傳家、閱讀繼世,第三屆尋找省會“閱讀達人”評選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農民詩人——白慶國。

原標題:尋找省會閱讀達人:農民詩人——白慶國

書香傳家、閱讀繼世,第三屆尋找省會“閱讀達人”評選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農民詩人——白慶國。

他叫白慶國,是新樂市曹家莊村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但他又不普通,因爲老白是一位詩人,還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並且他憑藉組詩《白慶國的詩》斬獲《中國作家》首屆郭沫若詩歌獎。白慶國以質樸的語言,抒發着對生活的熱愛,詩意地吟唱着家鄉這片土地。

白慶國自幼癡迷閱讀,尤其喜愛唐詩。當時村裏的圖書很少,於是白慶國經常借書閱讀。1983年,白慶國參軍入伍,在部隊裏,他仍然保持着良好的閱讀習慣。退伍回到家鄉務農後,雖然白慶國靠土地謀營生,但他心中的作家夢並沒有磨滅,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詩神》創刊號,被一首首簡短卻豐富的詩歌深深打動。從此,這位土地裏長大的農民走上了詩歌創作的道路。

空曠的田野、清新的空氣、小鳥的鳴叫、夕陽的溫暖,都成爲了白慶國的客人,也是他詩歌創作的源泉。那時候,不管是在田間地頭勞作,還是出門打工掙錢,他的衣兜裏始終揣着一根筆和一個小本本,只要靈感一來,他就在本上即興創作。然而,詩稿不停地往外寄,大部分稿件卻如泥牛入海,毫無音信。因爲摯愛所以癡迷,因爲癡迷所以永不放棄。但是,在這份堅守的背後,也有家人的不理解。

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白慶國的“鄉土詩歌”在文學界越來越被認可,他的作品陸續在《詩探索》《詩刊》《中國作家》《北京文學》《詩選刊》等刊物上發表。

在白慶國三十多年的閱讀生涯裏,《瓦爾登湖》是他愛不釋手、經常翻閱的枕邊書,這本書的淳樸、自然、清新,深深地感染着白慶國。2009年,白慶國的詩歌創作迎來大豐收,這年5月,《中國作家》雜誌一次性發表白慶國的詩歌26首。正是這26首詩,讓他最終斬獲了首屆郭沫若詩歌散文獎優秀獎。同年他還榮獲河北作協十佳作品獎,2013年開始,又連續4次獲河北文藝振興獎,併成爲中國作協會員。2018年5月,白慶國第一部個人詩集《微甜》出版發行,全書分爲“風太大了”和“把血咳在最乾淨的土上”兩輯,共收入白慶國詩作160餘首。

現在的白慶國,依然是一邊種地,一邊打工,一邊創作,他甚至自信滿滿地說,他寫詩的才華是天生的。白慶國說,和詩人這個稱謂相比,他更希望大家稱他爲農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因爲他對家鄉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編輯:孫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