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鄉半壁店行政村下轄的西店村,創新“六巷一園”小巷管家模式,幫助農混地區村居民解決身邊大小事。如今,有事兒找巷園管家,成了村民的普遍共識。

從創新建立“街巷長制”到“小巷管家”,再升級發展到“六巷一園”的巷園管家,北京在城市管理實踐中探索出一條基層治理的創新之路。

老百姓開門過日子,遇到的難事、困難事逃不開喫喝拉撒睡,這些事瑣碎又重要,每天都需面對,事事都得解決。不管是背街小巷,還是農混地區,基層管理的常見問題就是生活瑣事多、類型化問題重複出現,管人難,找管人的人更難。“小巷管家”的創新思路是,找專人做專事;讓懂的人做擅長的事;讓身邊人管身邊事。

從居民中產生的“小巷管家”無疑是最瞭解小巷社情民意的人,他們是小巷的居民,知曉小巷的問題和鄰里的需求,他們又被賦權成小巷的管理者,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反映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人和途徑。他們成爲城市基層治理的“驚喜”成果和全民共治城市管理模式的創新“亮點”。

“六巷一園”小巷管家模式是城區“小巷管家”模式的靈活變通和升級。西店村是城鄉結合部,居民和外來人口混住。“六巷一園”是西店村打造的小巷管家新模式,圍繞六條主幹道和一座回遷樓房小區,打造“村支部+社區黨委+物業”聯合體,建立起“1+3+48+7+45”共商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

有了“小巷管家”的成功經驗,從村民中產生的“巷園管家”已成爲幫助村民居民解決問題的“及時雨”。據統計,2017年8月下旬至2018年9月下旬,西店村各巷園長和巷園助理開展安全檢查、夜查期間,共發現和反饋各類問題474項,現場完成整改392項,問題的解決率和整改率達到100%。如今,有事兒找巷園管家,找誰都好使,成了村民的共識。

“小巷管家”的精妙之處是創建了基層治理的“方法論”,可以在此基礎上,靈活變通,根據城市和社區自身特點,以“居民自治”的“不變”應全民共治共建模式的“萬變”,創建符合和適應城市發展和居民需求的基層管理新模式。(千龍網評論員 池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