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嘉楠,2016年大學畢業考入商務部財務司,2017年12月赴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掛職鍛鍊,擔任雙勝鎮任家庵村村主任助理,開展駐村扶貧工作。

我是財務司的殷嘉楠,現在商務部定點幫扶的國家級貧困縣——儀隴縣,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儀隴縣位於四川省南充市東北部,是著名的“兩德故里”——朱德元帥和“爲人民服務的典範”張思德同志的故鄉,是流淌着紅色血液的革命老區,也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

商務部從1987年開始定點幫扶儀隴縣,至今已有31年。去年12月經組織選派,我到儀隴縣雙勝鎮任家庵村擔任村主任助理,開展駐村扶貧工作。

任家庵村

這個村子,是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村共242戶858人,貧困戶共38戶137人,人均年收入僅有2870元。

村民住房

大家可能對人均年收入兩千多元的貧困程度沒有直觀的印象,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我們村3隊有一戶貧困戶李清泉家,一家6口人,父母臥病在牀,妻子身患殘疾,還有兩個學齡兒童,也就是說,全家只有他一個具有勞動能力,李清泉種田養豬幫工,辛辛苦苦一年只能賺到一萬元,扣除必要的開支以後,一家6口人,一天三頓飯的伙食費只有10元錢,一個禮拜只能喫上一頓肉。

我第一次去他們家的時候,他跟我說了一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裏。他說,“要是以後脫貧致富了,一定頓頓都喫肉”。我當時眼淚都掉下來了,心裏想着,一定好好努力,讓貧困戶頓頓都能喫上肉。

2018年10月17日,作者參加“我爲扶貧辦實事——商務青年講堂”

這十個月以來,我開展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利農惠農

黨羣活動中心和村道亮化工程

今年我們利用部裏的捐助資金新建了一個60平米的黨羣活動中心,安裝100盞太陽能路燈覆蓋全村16公里村道。通過這些老百姓看得見、摸得着、用得到的改變,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村民經常同我講,“感謝黨的扶貧政策”。

2建立電商服務站,通郵便民

我在村裏開展的第二項工作,積極對接市場建設司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推動中國郵政電商便民服務站進村建點,把電商扶貧政策真正落到實處。電商站點的建立,對我們地處山區的老百姓意義太重大了。

過去,老百姓想要買點什麼東西,都得像下面照片裏一樣,揹着揹簍走三十里山路到鄉鎮趕集,一個來回就是四五個小時。

村民們揹着揹簍去趕集

現在,只要在服務站下單,消費品就可以直接送到村裏。農村對消費品的需求,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不是食品、家電等生活用品,而是農資,農藥化肥種子,佔到消費品下行的80%。這些東西非常重,過去靠人力一袋袋背,對村民來說是很大的負擔,現在郵政可以直接送到家門口,輕鬆又省力。

電商服務站

同時,老百姓也可以通過電商站點,化零爲整,通過縣級電商平臺把自己家散養土雞土豬,以比較好的價格賣出去。

農戶家養的小豬

還是以李清泉爲例,他餵養的一頭土豬,通過電商服務站,可以賣到3500元。可以講,農村電商服務站的建立,打通了城鄉雙向流通的渠道,對我們村脫貧致富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3實現“造血式”扶貧,產業興農

習近平總書記講,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只有產業興旺,農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爲了實現村民長效增收,我在村裏開展的第三項工作就是,發揮商務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實現“造血式扶貧”。

四川是繭絲綢大省,我們村的老百姓在八九十年代都種過桑養過蠶,具有很好的產業基礎。今年,在各級商務部門的支持下,我們通過規模化集約化桑蠶示範基地建設項目,支持儀隴本地一家外向型繭絲綢龍頭企業,在我們村連片建設500畝有機桑蠶基地。

合作建設500畝規模化集約化有機蠶桑示範基地

我們採取了返租倒包的模式同企業開展產業合作:企業在流轉土地完成土地調整、桑苗栽植、配套建設後,將建設成型的桑園免費返包給農戶,同時免費提供大型機械和蠶房等配套生產設備設施,農戶在企業的技術指導和管理下,通過自己的勞動,摘桑葉、喂小蠶、收蠶繭,最後把蠶繭統一向企業交售獲得收入。

豐收的蠶繭

通過這種“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發揮村民主體作用,村民承包了桑園以後,就會有一種主人翁意識——這是我的桑園,我栽桑栽的好,喂蠶喂的好,蠶繭就收得多,就能獲得更高的收入——這樣有效地提高村民生產積極性,村民多勞多得,勞動致富,實現“造血式扶貧”。這500畝桑蠶基地,每年可以獲得400萬元的收益,帶動300人勞動致富,人均年增收達到一萬多元。

蠶寶寶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但我推動這個產業進村的時候遇到很大的困難,老百姓對產業發展缺乏信心,參與積極性不高,經常有村民問我“小殷助理,這個產業到底得不得行啊?”

召開集體討論會

經過探索,我們在發展產業的時候因人制宜,抓住農民的主要特點,打消村民的顧慮,吸引村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農民有什麼特點?

要求見效快。農民春種秋收的生活方式根深蒂固,春天播種夏天勞作秋天收穫,他們很難接受培育期過長的產業,如果一個產業,長期投入勞力物力財力而不見效,那農民的積極性就會嚴重受挫。所以我們發展蠶桑產業就抓住了這一點,選擇栽種最新型嫁接桑苗,一年見效,兩年豐產。今年10月栽下去,明年5月份就可以長出桑葉開始喂蠶,後年5月份就可以進入豐產期,達到最大產值,每畝8000元。

資金不充裕。普通農民,尤其是貧困戶,拿不出大量資金進行投入,貧困嘛,就是沒有錢。所以我們在發展時,採取了企農合作的模式,各取所長,企業出資金,農民出勞力。桑蠶基地所有開支全部由企業承擔,農民不需要投入一分錢,只需要付出勞動,就可以獲得收入。

風險擔不起。農民對市場風險、價格波動的抗擊能力非常差,往往一兩年價格下行,就對產業失去信心,放棄生產。所以我們採用企業統一收購+35元公斤最低保護價的方式,無論市場價格如何波動,保證農民能賺錢。

技術水平低。大部分農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生產技術較爲傳統,對現代農業的科學生產方式不瞭解不掌握,更別說使用大型機械了。針對這個情況,我們請企業專門派專業的農技人員駐村培訓指導,手把手幫助農民掌握現代種植技術,提高農民的生產能力。

每月舉辦種植講堂爲村民講解種桑技術

通過不懈的努力,最近,桑蠶基地正式破土動工了,實際在村的200多人全部參與到了產業發展中去,老百姓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致富奔小康,頓頓喫上肉。

我駐村工作也將近一年了,在基層跟羣衆直接打交道,學到了一點基層工作的經驗,在這裏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重實效。農民很淳樸很實在,他們不會管你幹部官有多大,派出單位有多牛,如果你只是站在那動動嘴皮子,老百姓理都不會理你。只有你踏踏實實給老百姓幹了實事兒,他們纔會認你是個好乾部,願意跟着你走。我們扶貧幹部,在老百姓眼裏就代表着黨和國家的形象,我們幹得好,就是國家政策好,就是共產黨幹得好。

第二個,能共情。農民長期在農村生活,他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只有同老百姓一起喫一起住一起勞動,才能真正融入農民,想農民所想,思農民所思,真正站在老百姓的立場開展工作,這樣我們才能獲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起到團結和引領作用。

坦率說,我在去駐村扶貧之前,心裏是很忐忑的,第一次孤身一人到中國的最基層去。但是到了農村以後,咱們的“孃家人”,部裏給了很大的支持,在工作上、生活上,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地開展工作。

作爲一個已經工作了快一年的駐村幹部,我很慶幸獲得了這樣的機會,到最基層去,到羣衆中間去,無論過了多久,這一段時光都會深深印在我的心裏。

村子田地裏開滿的油菜花

農村很美,農民很善良,農村生活很精彩。

如果有機會,我也希望各位同事能夠加入我們,爲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青春力量。

編輯:範舒雯(商務部研究院數據中心)

審校:張鵬、羅偉、劉燕南

商務脫貧攻堅專欄

習近平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

商務部舉辦“我爲扶貧辦實事”商務青年講堂

從“狗追跑”到“狗不叫”,這位商務部青年經歷不一般!

春節快到了!這位商務部青年幫助點亮四川小山村

小平故里話脫貧

脫貧攻堅,商務部幹部在行動(一)

脫貧攻堅,商務部幹部在行動(二)

脫貧攻堅,商務部幹部在行動(三)

脫貧攻堅,商務部幹部在行動(四)

脫貧攻堅,商務部幹部在行動(五)

騰訊微信平臺近期改版

歡迎您將“e新商務”設爲星標(置頂)

每篇精彩,不會錯過!

具體步驟如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