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狐狐上學時和姐們兒聚會,最喜歡定的時間和地點,就是早晨10點,樂賓門口的肯德基。

而在擁有了大悅城、天河城、陸家嘴這些新商圈後,再尋思着週末去哪時,濱江道終於不再是天津人唯一的選擇

圖©逗臭兒

那些年的五一、國慶和平安夜裏,濱江道上水泄不通的擁擠人流,似乎還歷歷在目。如今,濱江道依舊還能稱得上熱鬧,工作日裏仍有三三兩兩閒逛的人羣,拿着沿街店鋪裏賣的無甚特色的小喫,打發着他們悠閒的一天。

但說真的,曾經那個繁華的濱江道,是真的已經漸漸消磨在天津人的記憶深處了。

圖©WliNkiQ

最早的時候,濱江道那一塊兒還叫“梨棧大街”,沿街有兩排高大茂盛的法國梧桐。一到了秋天,總能看見街上有人支着一口大鐵鍋,熱火朝天地炒栗子。糖砂翻滾的聲響裏,整條街都飄着栗子的甜香。

各式各樣的商鋪、往來的有軌電車、鮮貨莊顏色誘人的蘋果鴨梨和橘子、沸反盈天的吆喝聲……是那個時代老天津最鮮明的標誌。

狐狐出生的那年,天津第一家麥當勞開在了濱江道上。那個時候,天津人頭一回嘗上了洋快餐是什麼味。

漢堡薯條和新地,都得是過生日時才能喫上的“大餐”,廣播裏播放着“xx小朋友生日快樂”的祝福語,奶昔大哥、大鳥姐姐和漢堡神偷還會和你互動。

那時光明電影院是不少小情侶的約會聖地,2012年《泰坦尼克號》重映時,大家都在問:“15年前陪你看鐵達尼的人還在嗎?”

如今距離《泰坦尼克號》在內地首映的1998年已經過去了20年,光明電影院依然還在營業,可惜已經人氣凋零,再難看到當初的盛況。

圖©青山有洛

濱江道鴿子窩,小時候跟着媽媽淘換衣服的好地方,各種外貿貨堆成了小山,價格合適,款式也新穎。一進到大棚裏,就能聽見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砍價聲不絕於耳,買到一件喜歡的衣服,就覺得撿了大便宜。

鴿子窩消失後,那種在一衆衣服裏“尋寶”的快樂再也找不到了。

學生時代,大家聚會逛街,最先想到幾乎就是濱江道——永遠塞滿了人的肯德基和麥當勞;冬天掀棉門簾子時丟過手機的友誼商廈;賣過不少韓流明星周邊的858;外貿衣服挑花了眼還有喊着你做美甲的麥購……對啦,好多天津小姑娘的耳洞都是在那扎的

當然還有那羣忘不了的人:夏天喊着“涼的涼的!兩塊一瓶!”的大娘,冬天依然會捧着個蓋了棉被的箱子去賣熱礦泉水;

身上綁着一堆花樣小玩具的大哥,每回去總看見他在那噴泡泡;

1塊錢1根的烤腸和1塊錢1個的蛋撻味道還算過得去,現在卻買不到了;

美特斯邦威門口年輕的兼職學生,離的老遠就能聽見他們啪啪地拍着手招引顧客……

圖©Joker

還有曾經紅極一時的濱江道名人“妖嬈哥”、“賣花二姐”,分不清哪家是正版的鮮果時光,賣得總是別處貴上幾塊錢的糖堆兒……再次回想起這些,居然也顯得格外久遠了。

圖©破曉蒙太奇

而自從去年遼寧路小喫街徹底消亡後,我們對於濱江道情懷的一條支線終於逐漸淡化。鬧哄哄的小販、熱火朝天的東北烤冷麪、土耳其冰淇淋和新疆大串,統統和我們告了別。

儘管這條天津的小喫街上,鮮少有代表天津的特色美食,但是這份人氣似乎真的隨着小喫街一併被帶走了。只剩下對面的康樂冰棍兒,還能用甜絲絲的紅小豆喚起我們一些關於童年的記憶。

而說來唏噓,如今的濱江道,居然被賣臭豆腐的佔領了。網購興起之後,像友誼新天地和國際商場這幾個的大商場,即便是年節時也顯得冷清了不少。

去年的聖誕節和今年過去不久的十一,狐狐特地去濱江道看了一看,往年那種摩肩接踵、人頭攢動的盛況,已經不再重現了。只有大銅錢邊上的馬車雕像,永遠有孩子光臨。

圖©安然

濱江道的改變,究竟是好還是壞?沒人說得清。這條全國最長的步行街,未來還會不會恢復往日的繁華?也許會,也許不會,但我敢肯定的是,不論哪一個天津人,肯定有一份珍藏的回憶,曾經留在這裏。

圖©ASTRAEAHUANG

今日話題

在濱江道上,你有什麼難忘的回憶?

歡迎在評論區告訴狐狐你的看法!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

▌編輯:狐狐(執行編輯:L醬 /主編:宋佩霖)

▌內容:由天津全接觸編輯出品

▌商務合作:17720158016(微信同號)

不想錯過狐狐的推送?

記得給我“標星”

每天都要來看我哦~

點擊圖片放大

按紅色方框裏的步驟操作

以後就能快速找到狐狐啦

點擊圖片放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