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中國的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傳奇家族,這個家族會帶動一個城市的發展,家族的興衰故事也融入了城市的發展軌跡,成爲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蘇州的潘氏家族,上海的顧、陸家族。

潘祖蔭故居

說到福州傳奇家族,在福州土生土長的老人們應該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電光劉”——福州首富劉氏家族,不少年輕人也曾從老人們的口中瞭解到這個盛極一時的家族在福州的故事。

“電光劉”煙囪

“解放前,福州有三座最高的建築,一座是黑塔,一座是白塔,另外一座便是劉家的煙囪”。關於劉氏家族的光榮過往,我們可以從當時福州城裏流傳最廣的話裏窺得一二。

劉家擁有“電光劉”的稱呼源於劉學恂的幾個兒子劉崇佑、劉崇偉、劉崇傑、劉崇倫、劉崇侃等人,他們之所以能夠在工業發展上取得如此成就,得益於家族累積下的豐厚財富,讓他們擁有不斷試錯的資本,而劉家試錯資本,則源於劉學恂之父劉齊銜。

劉齊銜故居一

劉齊銜是劉氏家族的第15代,爲清道光年間巡撫,民族英雄林則徐之婿。爲官期間,劉齊銜將錢寄回家中,再轉化爲資金運作資本和土地資本,從中獲得高額利潤,因此爲劉家積累了雄厚的財富基礎,加上人丁興旺,劉氏一門很快聲名鵲起。

劉齊銜故居二

名門世家都不乏與其名相匹配的宅邸,用於承載世家的興旺人丁與事業的發展,劉家也不例外。官至河南巡撫的劉齊銜擁有多處宅邸,其中兩處就位於現今5A級景區三坊七巷的宮巷與光祿坊內,宮巷內三座三進宅院與光祿坊10-14號的幾棟宅院,用無聲的地理位置與格局,顯露出了這個家族的顯赫與名望。而劉齊銜的子孫們,也在他置辦的這幾處傳世宅邸中,開創了名盛一時的“電光劉”時代,開啓了福州的工業發展序幕。

電光劉作爲閩商的代表,用閩商榕樹般堅韌的精神、閩江般包容的格局、茉莉般傳世的芬芳與壽石般質樸的內涵,向世人傳遞了福建望族的傳世精神。作爲傳世督府的代表,百督府也以承載世家發展的宅邸,復興閩都名門世家之禮,爲當代望族,呈現了八閩首善之地的風水龍脈。

三盛百督府,位於福州城心、首善之區鼓樓,以城央隱世豪宅的格局,成爲繼三坊七巷之後的又一福州居住名片,匯聚頂級世家圈層。以世界豪宅居住舒適標準,御製106棟傳世府邸,爲當代閩族世家打造首席聚集地。

2016年12月31日,林則徐、陳寶琛、電光劉等三坊七巷八大家族後人齊聚百督府,於水榭戲臺點戲聆曲,重現舊時坊巷生活,延續坊巷傳統文化。彼時名門之後,今時閩商望族,於百督府就家族傳承共同譜寫跨時代的家國對話,續寫閩文化的恢宏篇章。

爲了更好的讓人感受到,承襲延續的世家精神,三盛百督府,誠邀“電光劉”第一代核心人物劉崇偉之孫、“電光劉”第二代主要負責人劉永業之子,72歲的劉嶽先生任百督會名譽主席,作爲劉氏家族最後一代曾經居住於家族宅院、有過大家族生活記憶的後人,劉嶽先生更懂世家精神所在。縱然隨着朝代更迭、歷史變遷,當初的“電光劉”已經不復存在,但這個影響着福州城市工業發展的家族,卻一直在延續。

三盛百督府深知,對望族而言,宅邸並非僅僅是居住只用,更是精神與榮譽的象徵,唯有與門第相匹的宅邸,才承載得了家族厚重的發展歷程,唯有精神富裕的世家,才更懂督府蘊含的格局。

三盛百督府,以督府之禮,敬獻福州望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