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時的人們兵分兩路,一部分人進行理論攻關,由錢學森領頭,一部分人去基地進行第一顆原子彈的試驗,程開甲成爲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最高技術負責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恐怕沒有人不知道。

編者按:今天是五四運動100週年,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愛國運動,全國各界都在爲救國奔走。100年後的今天,重新回顧這段歷史,還是會心潮澎湃。而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的原子彈爆炸,也是愛國思想的延續,中國科學家懷着愛國熱忱,憑藉着創新、拼搏、奉獻,奠定了中國的核基礎。

1959年,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單方面撤走蘇聯科學家,並將所有圖紙銷燬,並揚言,“沒有蘇聯的支持,中國一百年也無法研製出原子彈等核武器”。可是5年之後的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成功,而這背後,中國科學家經歷了什麼?

羅布泊試驗基地,“10、9、8、7、6、5、4、3、2、1”轟的一聲,羅布泊升起了巨大的蘑菇雲,當時的國家總理周恩來致電現場總指揮張愛萍將軍,“是不是真的核爆炸”,現場頓時陷入沉默,近區測量的數據統計出來,5000噸當量,所有人不發聲了,“失敗了”,一會,傳來了遠區測量的數據,20000噸當量,“成功了”,原來近區測量,受氣象條件的影響,數據會出現偏差,遠區測量較爲準確。現場的官兵都脫帽歡呼,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當時我們全國人民下定決心:“原子彈我們一定要搞,沒有蘇聯我們照樣要搞出原子彈!”現在終於成功了,而是誰對數據這麼確信呢?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那些不爲人知的小故事

參與實驗的科學人員

參與試驗的科學人員

程開甲,中國核物理試驗的開拓者之一,早年在浙江大學受教於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後得到去英國留學的機會,受教於諾貝爾獎得主的玻恩教授,並與薛定諤等國際頂尖教授進行學術探討。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那些不爲人知的小故事

程開甲

而有一件事讓程開甲記住了一輩子。有一次一位英國同學問他“do you like a monkeys”。而在英文中,like有“像”和“喜歡”兩個意思, 也就是諷刺“你像不像猴子”,這深深刺痛了程開甲的民族自尊心,這侮辱的是我們整個民族。最後程開甲決定回國報效國家,當時的很多英國同學很不理解。在英國,給程開甲的工資是750英鎊,當時的一英鎊等於現在的9英鎊,換算成人名幣60多萬,而且有良好的研究環境。可以說,只要留下來,他在物理方面可以走得更遠,可是他毅然決然的放棄了這些優越條件,“不看現在,要看將來”。

回到國內後,程開甲先後任教於浙江大學、南京大學。1960年,他接到一項祕密任務,“派你造原子彈”。就這樣,他“消失了20年”。除此之外,還有當時在國內各高校任教的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以及從美國、西歐歸國的錢學森等人組成一支強大的骨幹隊伍,向核科學的高峯挺進。當時的中國核試驗一片空白,美國研製核武器時,至少有14位諾貝爾獎得主,而中國只有一羣剛畢業的大學生。

在此之前,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扔下兩枚原子彈之後,原子彈陸續從實驗室製造出來。在朝鮮戰場上,當時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曾叫囂,要在中國空軍基地及重要城市,投下原子彈。迫於蘇聯的壓力,最終不了了之。後來,原來的朋友蘇聯也和中國關係破裂,面對兩個超級大國的核威懾、核敲詐,中國研製原子彈的任務提上日程。

就這樣,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中國重新開始建立核試驗科研小組。奔赴西北羅布泊實驗基地。可是,當時的研究環境,遇到的困難,是現在的人們遠遠想象不到的。當時的有核國家,對這一軍事機密都嚴格保密,美國的盧森堡夫婦,因爲泄露祕密,被電刑處死。就連當時和蘇聯交好的時候,也嚴格保密。當時聶榮臻元帥去蘇聯參觀,只允許在廠房外面,隔着玻璃瞅瞅。蘇聯派來的專家,也是不說話的“啞巴和尚”,對這一機密絕口不提。我們得不到情報,買不到儀器設備。全靠自己自力更生。

研製原子彈的關鍵時間,是1959-1961年,那時候,全國爆發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很多地方餓死了人。這也影響到了核武器技術研究所,食品供應不足,電力供應不足,很多時候,靠喝水充飢,點着油燈工作。

1962年,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待科學工作者,當時的外交部長陳毅說了一句,“我現在的腰桿子還不硬,你們造出原子彈了,我腰桿子就硬了”。

當時的人們兵分兩路,一部分人進行理論攻關,由錢學森領頭,一部分人去基地進行第一顆原子彈的試驗,程開甲成爲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最高技術負責人。而最初的難題就是,不知道原子彈爆炸的流程,不知道怎麼把原子彈爆響,當時的蘇聯專家撤走的時候,曾揚言“給你們一顆原子彈,你們也爆不響”。程開甲不信這個邪,經過反覆分析研究,設計了102米高的試驗用鐵塔,提出了原子彈塔爆方案。當時的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渠還專門派人提醒,蘇聯專家建議用空爆方案。而程開甲堅持自己的研究方案,因此這是一項獨立自主的,具有創新的核爆炸。1963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理論準備、技術準備工作已經準備就緒。隨後,和張愛萍一起去羅布泊進行考察。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那些不爲人知的小故事

原子彈爆炸時的蘑菇雲

羅布泊,荒無人煙,在解放軍到來之前,沒有任何的生命軌跡。到了5、6月,來自塔克拉瑪干沙漠的10級風沙,颳起的石頭能把汽車的擋風玻璃打破。除此之外,羅布泊缺水,高溫,地表溫度六七十度,人彷彿在高溫箱一樣。人在這種條件下,沒幾天就得脫一層皮。可是,所有的工作人員沒有任何怨言,乾的熱火朝天。饅頭和鹹菜,每天的食物就是這些。戰士們灰頭土臉,可是心甘情願。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羅布泊試驗基地發出了驚雷般的響聲。當時,聽到現場爆發的響聲,很多人留下了眼淚。朱光亞、王淦昌,背過身去,偷偷地留下了眼淚。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拼搏沒有白費,這一刻,再也沒有外國人敢瞧不起我們。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全世界,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還是其他世界各國無不驚訝於中國在如此惡劣的科研環境下創造了一個奇蹟!中國的原子彈爆炸之後,毛澤東兩次作出重要指示,“原子彈要有,氫彈也要有”。經過不知道多少個沒日沒夜的工作,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全當量的氫彈空投試驗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到氫彈的成功,美國用了7年4個月,蘇聯用了4年,英國用了4年7個月,法國用了8年6個月,中國只用了2年8個月。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恐怕沒有人不知道。可是在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還有一種核試驗鮮有人知,“地下核試驗”,它被稱爲看不見的輝煌。而且研製程度更高,難道不研製不行嗎,原來是被國際形勢所逼。1963年,美、英、蘇簽訂《關於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試驗的條約》,其實質是遏制中國核試驗的發展。經過前期許多次的化爆試驗,終於1969年,中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成功。而在當時,只有簡陋的防護服,沒有防毒面具,而核輻射對一個人的危害,大家想想就能知道。可是,爲了獲取第一手的資料,許多科學工作者如鄧稼先等人冒着生命危險,親自就近去看爆炸後的場地。中國的核試驗就這麼,經歷了千難萬險,有了屬於自己的核基礎。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那些不爲人知的小故事

參與研製的科研工作者

結語:中國核武器的研製成功,背後有無數叫的上名字的工作者以及默默無聞的戰士,只有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安心的發展經濟,人民纔會生活的幸福。每個參與核工程試驗的官兵戰士以及科研工作者,都是感動中國人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