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篇名为《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的文章受到广泛关注,并引发讨论。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女实习生在厕所里打电话给父母哭着抱怨,每天要下楼好几趟,去帮老板拿外卖。“我上了4年本科,不是为了来拿外卖的……”

具体来看,实习生认为自己是来工作的,而不是来给老板拿外卖的,两相对比,就会觉得拿外卖很委屈。其实,实习生能产生这种主观判断其实是在囿于自己的固化思维,把实习这件事看得过于“死板”了,看不到其本身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还过于把自己想法强加在现实上,却没有去考量现实,做出最利于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实质上就是把自己的姿态放高了,觉得读了大学就该做更高级一点的事情,瞧不上生活琐事,骨子里的等级思维就凸显出来,而没有学会将这一切“融会贯通”,这难免有些短视、迂腐的成分。

其实,从职业观来看,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应该适当降低自己的职业期待值,对自己要有明晰定位,对职场生活要有正常认知。更要看到自身综合素质对于职业的重要性,多注重一些细节,树立大众化的职业观。说白了就是学会放低姿态,认清这一职场的“必修课”,才有助于自己摸索积淀和更好发展。很显然,那个委屈的大学毕业生没有看到这些,她的所谓委屈,与其说是老板没有人情味,不如说是她掉入了扭曲的职业观里。

90后有个性可以理解,也是正常的,但总得理清实习的状况,要把最基本的情理搞清楚。你是来实习工作的,也是来丰富自己,学东西的。如果连帮领导买盒饭都要看成不合情理的所谓“规则”,换位思考一下,一些前辈们带你实践、教你做事和给你机会又算是什么?没有酬劳,没有好处,难道他们也要委屈?

在我实习前,我父母经常嘱咐我,去单位要勤快一些,眼里要看得见小事,不要张狂,“眼高手低”,一定要虚心的学东西。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做事勤劳、处事灵活、放低姿态才更有可能融入到集体当中,处理好关系,也能在良好的互动中真正学到东西,甚至是获得青睐。这是比较正常的逻辑思维,在现实中也具有合理性。

在实习中,把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看的重些,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把所谓的符合专业的“工作”作为自己的唯一诉求,眼见只局限于这方面上,只会盲目的抬高姿态,让自己的定位模糊。要知道,实习要锻炼的不仅是“专业能力”,还有“情商”,比如交际能力、团队意识调控情绪的能力等。显然,如果忽略后者,让自己失去更多良好的实践机会, “专业能力”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

要知道,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情商的培养是有内在联系的,而且后者的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前者的“含金量”。也就是说,我们在实习中,更应着眼于实际,更接地气一些,不应急切,为人处事灵活些,把人际关系理顺,跟领导和前辈们打成一片,这也是“放低姿态”的具体表现。这样较好的完成前期积淀,他们自然愿意与你交流,给你更多实践的机会,在专业上才可能更好的指导帮助你。这样一来,你所得到的专业知识和提升的专业能力往往会比你预期的效果更好。

在我实习的现实经历中,这点我深有感触。我之前在一家报纸实习,一开始领导就跟我说,实习生首先该学该做的就是分报纸、看报纸。那时候还会去帮领导买烟,去附近银行给财务跑个腿,我也从不拒绝,还会主动要去帮他们做事。过一段日子会发现他们会更愿意与我交流,带我做事,也会跟我分享好处,亲密相处。这可能就是“放低姿态”的功劳,它会让你更好的融入团队,也能更好的提升“专业能力”,职场必修课的实际意义也就凸显。

当然,我们要明确,所谓的“放低姿态”的职场必修课并不意味着要你低人一等,而是要处事随和,灵活应变、学会与人交际,也就是注重“情商”的培养。至于身份歧视一说,当然不排斥存在这种情况,但更多时候,源于与单位其他人的陌生感,也与自己的过高“定位”和“心气”有关。这就让所谓的“不合情理规则”在判定时存在模糊,而实习生的“反抗”也没了现实依据。说到底,不管怎么样,实习生学会“放低姿态”,学好这一职场必修课,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和尊重,提升交际能力,注重“情商”培养,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也影响着职场的生存与发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