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擁有3345公里長的海岸線,旖旎的海濱風光、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吸引了衆多遊客流連忘返。

近日,山東省政府發佈精品旅遊發展專項規劃(2018—2022年),對未來五年省內精品旅遊發展做出了詳盡安排。規劃中說明到2022年,將建設泛青煙海洋精品旅遊發展示範區及青煙威精品海洋旅遊發展高地。

作爲省內海洋旅遊的代表型城市,青島在本次規劃中多次被“點名”,例如將打造一個旅遊高端度假酒店集羣灣區、打造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推動遊輪港口建設等。而青島也在日前公佈了總投資達3500多億元的文旅大項目。

撰文/©茗萱

青島入列省政府重大規劃

11月8日,省政府發佈《山東省精品旅遊發展專項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到2022年,山東旅遊產業全面形成較爲完整的現代旅遊經濟體系,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成功。

在具體目標上,到2022年,要打造三千億級的文化旅遊產業集羣和泛青煙海洋精品旅遊發展示範區,打造五千億級的濱海旅遊產業集羣。同時還將重點發展高端海洋旅遊,打造青煙威精品海洋旅遊發展高地和國際知名的“仙境海岸”濱海旅遊目的地。

規劃顯示,青島將至少打造一個旅遊高端度假酒店集羣灣區,並將培育青島鳳凰島、琅琊臺、靈山灣等天然海洋旅遊聚集區。還將培育青島萊西市的店埠文化小鎮、藏馬山國防軍事小鎮等濱海特色小鎮。另外,青島還將大力發展郵輪母港,建成“國際郵輪城”等。這些規劃都顯示出青島在山東經略海洋決策中的重要地位。

發揮協同優勢,半島同城發展纔是必行之路。從青榮城際打通,到如今政策推動,青、煙、威將進一步成爲省內休閒度假高地。本次規劃實行,將進一步挖掘山東半島特色的旅遊資源,加強對區域內休閒旅遊精品的深度研發,努力爭取半島城市之間的旅遊產品互爲補充和延伸。而作爲海洋戰略龍頭城市的青島,也將獲得重大利好,在逐漸消除區域間城市旅遊市場壁壘的條件下,達到資源、客源、信息的相互流通,大大提升青島旅遊的吸引力,不斷擴大青島旅遊的“朋友圈”,使青島成爲真正意義上的黃金海岸。

青島公佈總投資3500億元的文旅大項目羣

迎合省內對大力發展旅遊產業特別是海洋旅遊產業的規劃,青島也於近日公佈了一批文旅大項目。全市今年確定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在建、待建、在談旅遊項目110個,總投資達3500多億元。顯示出青島在以旅遊大項目爲支撐的基礎上,加大旅遊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建設國際旅遊名城和國際海洋名城的重要決心。

依海而興的青島,海洋是城市發展最大的優勢。規劃中多個項目圍繞海洋旅遊的重點,如銀海海上交通旅遊集散中心、西海岸中央公園、華紅灣國際旅遊度假區等。還將努力建設集國際客運中心、金融商務、商業貿易、休閒度假於一體的“國際郵輪城”,確定麗星郵輪、歌詩達郵輪、鑽石郵輪來青開闢母港航線,維京郵輪、荷美郵輪、風星郵輪等開闢訪問港航線。當前,青島國際郵輪公司已與40餘家郵輪公司、旅行社成立青島郵輪旅遊發展聯盟。

青島:是機遇也是挑戰

21世紀是海洋經濟的時代,2017年,青島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市gdp的四分之一,建設國際海洋名城更是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

但目前來看,海洋旅遊開發的結構仍侷限在“景區+地產+郵輪遊艇”的模式,亟需突破洗海澡、吹海風、觀海景、喫海鮮的大衆海洋觀光和低端海濱度假模式,開發出屬於自己的地域特色。並且目前海洋旅遊空間仍有侷限,普遍集中在海濱和近海地區,沒有在更廣闊的海洋空間做文章。同時海洋旅遊目前仍是隻開發夏季產品,季節性方面有所偏頗。最重要的是海洋旅遊的品質問題,不重視海洋文化的侷限使各具特色的海洋文化無法推行、發展。

因此青島的海洋旅遊資源的開發發展,不能屈就成大衆化的旅遊產品,首先要設置吸引中心,以此構建海洋旅遊產業鏈條和海洋旅遊創新模式。要堅持海洋旅遊的品質,統一規劃佈局、優化公共服務、推進產業融合、加強綜合管理、實施系統營銷,不斷提升海洋旅遊的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

同時要適應消費需求升級趨勢,發展觀光、度假、休閒、娛樂、海上運動爲一體的海洋旅遊,將海洋旅遊的空間拓展到海島、近海、遠洋、跨海乃至沿海城市,將眼光放的更爲長遠。並且還要關注獨特的青島海洋文化,實行“文化+科技”戰略,促進青島特色的海洋文化旅遊產品的創造、推出,打造高端海洋旅遊品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