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新民晚報》登載《智囊團展上海軟實力,思想庫拓全球影響力》一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陳東曉院長接受該報採訪,談上海國研院作爲上海智庫服務國家戰略、維護國家利益的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理論研究和學術外交成果,特別是“一帶一路智庫紐帶”建設項目已取得一定進展。以下爲該文節選,全文鏈接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智庫有了長足發展,逐步從幕後走向了前臺,從被動研究轉變爲主動服務。尤爲令人鼓舞的是,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目標,並將之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

在上海,高水平的智庫已然成爲地方發展軟實力的重要標誌。上海智庫在積極彌合知識與政策鴻溝的同時,在上海城市建設、對外交往以及服務國家戰略大局等方面發揮着獨特而重要的作用。資政、啓智、聚才、強國,上海智庫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圖說:9月17日上研院代表團參加G20智庫會。

上海的快速發展爲上海智庫建設提供了寬廣的舞臺,而服務國家戰略、維護國家利益更是上海智庫義不容辭的責任。縱觀上海智庫關注的中長期研究方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經濟結構大調整,到實現“四個率先”和建設“四個中心”,再到創建中國(上海)自貿區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等,無一不是立足上海、先行先試,服務全國和放眼世界。

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如火如荼開展,而上海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既是先行者也是排頭兵。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前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成立於1960年,作爲隸屬於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高級研究機構和知名智庫,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務實的研究並取得了中央和上海市領導的肯定。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創建了一系列“智庫紐帶”,包括中國-中東歐“16+1”智庫紐帶、中國-俄羅斯中亞“戰略對接”智庫紐帶、中國-東北亞—北歐“冰上絲綢之路”智庫紐帶、中國-非洲“可持續發展”智庫紐帶、中國-東南亞“互聯互通”智庫紐帶和中國-美國、中國-德國“全球經濟治理”智庫紐帶等。其中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在“16+1”智庫網絡建設方面已取得實質進展,去年院裏召開了“16+1”智庫對話,來自中東歐國家的近15位智庫代表與會,今年在奧地利舉辦了“16+1”智庫對話。同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與波蘭國際問題研究所、羅馬尼亞風險管理基金會去年開展了聯合研究,16箇中東歐國家中有15個國家的訪問學者到訪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訪問交流。

此外,在結合上海城市發展和地方特色的基礎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在突出上海特色的智庫網絡建設方面,還十分注重“一帶一路”城市民間外交,並已經取得初步成效。爲促進“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工作,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已經建立起由政府、智庫和民間組織廣泛參與的對話和研究網絡,在上海友城的網絡基礎上聚焦城市民間外交,並參與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友城展的相關工作中。

圖說:挪威首相索爾貝格訪問上研院。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看來,中央要求上海智庫所扮演的角色應該具有寬廣的全球視野和強烈的國家戰略意識。新挑戰之下,一方面,研究更需要有前瞻性和宏觀視野;另一方面,看問題要有理論深度和研究定力。“務實,要深入一線。不是浮光掠影,也不是走馬觀花,更不能人云亦云。”他指出,“一帶一路”研究尤其要重視一手資料的收集和原創數據的積累,避免簡單引用國外的數據,以免影響判斷。此外,對評估“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風險要有全面的認識,提高預判、管控和應對能力。

圖說:2009年1月16日,美國前總統卡特來滬參加中美建交30年活動。

當前“一帶一路”相關科研取得豐碩的成果之外,陳東曉希望,上海智庫既要看“望遠鏡”又要看“顯微鏡”,在兩個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一是完善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理論化構建,努力扭轉西方話語體系下部分國際輿論對“一帶一路”的誤解和曲解。“理論建設方面還沒有完全跟上。現在我們更多用的是政策語言,還有待於凝練成有解釋力的概念,進行理論化和體系化,提高我們的國際學術話語權。”他強調,否則容易被一些西方慣用的概念或分析架構生搬硬套甚至歪曲闡釋。創新新絲路合作的話語體系,是建設“一帶一路”軟實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再者,他還希望通過上海智庫的努力,可以建立更加科學和綜合的評估體系以帶動“一帶一路”建設。“現在講故事比較多,案例比較多,但這不是評估成效的全部。碎片化、數字化和故事化的評估,有些過於簡單了。”他指出,要從過去比較分散的、零碎的評估,向國際上比較公認的、指標化的評估體系發展。評估體系建立並完善了以後,纔有可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審視政策目標、優化合作路徑和資源配置等。

來源:《新民晚報》,11月12日

作者:吳宇楨,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微信編輯:張珺、葛介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