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就在4月17日,美國媒體報道,這恐將是關島最後一次出現如此盛況,美國空軍突然終止了16年來戰略轟炸機在該基地的連續部署。2020年4月15日,美國《飛行家》報出一組關島安德森基地的一場“大象漫步”行動照片,秀出了衆多戰略轟炸機、加油機和無人機等。

近日,美國空軍在關島的部署突發重大調整,非常值得關注。2020年4月15日,美國《飛行家》報出一組關島安德森基地的一場“大象漫步”行動照片,秀出了衆多戰略轟炸機、加油機和無人機等。然而,就在4月17日,美國媒體報道,這恐將是關島最後一次出現如此盛況,美國空軍突然終止了16年來戰略轟炸機在該基地的連續部署。 從2004年開始,美國空軍開始部署B-52轟炸機、B-1B超音速轟炸機和B-2A“幽靈”隱身轟炸機,作爲連續轟炸機駐留任務的一部分,在關島執行6個月任務。該行動是爲了確保至少有一個由遠程重型轟炸機組成的部隊隨時部署在這個極具戰略意義的基地,以應付太平洋區域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自那以後,關島的轟炸機一直是美國在該地區投射力量和威懾能力的基石。 這樣不間斷的轟炸機輪轉部署,在關島持續了16年。2020年4月13日,安德森基地還舉行了大規模戰機準備訓練。不僅秀出了“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還有六架KC-135R空中加油機,RQ-4B“全球鷹”無人機以及美國海軍的MQ-4C “人魚海神”無人機和MH-60S“海鷹”直升機。這次“大象漫步”被視作是對附近區域國家的威脅。 然而,3日之後部署就發生了驚人變化。4月16日,有五架B-52H“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在沒有替代飛機的情況下離開關島,就此結束了美軍所謂的“連續轟炸機存在”任務。有在線飛機跟蹤者在4月16日發現,該基地的五架“同溫層堡壘”飛離關島後前往美國北達科他州的米諾特空軍基地。當時,這些轟炸機使用非常尖銳的呼號“SEEYA”作爲過境標誌。 據美國戰略司令部發言人凱特·阿塔納索夫發表聲明中證實:“根據國防戰略,美軍已轉向不可預測的作戰概念,可以使戰略轟炸機在需要時從更廣泛的海外地點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向前行動,而這些轟炸機總部設在美國則具有更大的應變能力。”他表示,“戰略轟炸機將繼續按照我們選擇的時機和節奏,在包括關島在內的印度太平洋進行行動。”
美軍過去曾表示,可能將在關島部署更短時間的轟炸機。與此同時,美國軍方也越來越多的採用“動態軍力利用”作戰概念,其目的是讓重大部署變得難以預測,以便讓潛在對手保持緊張。這也證明了美國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向世界各地投送兵力,而且對對手幾乎沒有預先警告。 作爲這一努力的一部分,美國空軍一直在試驗將轟炸機派往太平洋和歐洲新的或不太常見的部署地點。2018年,B-2A“幽靈”隱身轟炸機首次造訪威克島,儘管時間很短,但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部署。 其實,在過去一週內已出現跡象表明,美空軍在關島的連續轟炸機駐留任務即將結束。4月14日,美國國防視覺信息分發服務網站上發佈了兩張“同溫層堡壘”照片,標題爲“關島最後的連續轟炸機任務”。此後不久,該標題被改成了“安德森依然準備好了”。
最重要的是,4月16日,美國戰略司令部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無論它們是從路易斯安那州、關島還是英國發射,遠程戰略轟炸機已經並將繼續成爲我們威懾的基石!”另外,美國高層也曾批評過在關島部署轟炸機的成本,尤其是在距離美國數千裏公司的韓國上空進行演習時。 雖然太平洋爆發重大危機的可能性仍然非常現實,但美國戰略司令部認爲,不在關島部署戰略轟炸機,並不會影響其部署轟炸機應對該地區突發事件的能力。 不過,在該調整發生時,關島還發生了一件大事——美海軍“羅斯福”號核航母疫情大爆發 ,已有600多名艦員確診新冠病毒,並出現了1起死亡病例。據悉,這艘航母將無限期的滯留在關島的碼頭,還迫使美國海軍不得不將一艘本部署到中東的航母改爲部署到太平洋。
面對近期軍力大調整,美國戰略司令部發言人發表聲明稱:“我們將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機會,與盟友和合作夥伴一起進行培訓,以建立互操作性,增強團隊能力,使其在運營上不可預測。”“我們不斷重新評估海外態勢,並做出調整,以滿足聯合部隊和戰鬥指揮官的要求,和條約承諾。” 結束連續轟炸機部署的具體後果還有待觀察,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軍方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態勢剛剛發生了重大轉變。

全文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