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苏

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愿望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

—— 玛利亚蒙台梭利

一般认为,蒙台梭利对教育界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就是她的“敏感期原理”,正是这一研究开创了幼儿教育的新局面。人的智力发展与幼儿在敏感期里所打下的基础是紧密相关的。

儿童自诞生至青春期,这一发展阶段的各种敏感期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敏感期的研究促进了儿童的智力教育。

关于这一点,史坦丁解释道:“人类的敏感期是发生在儿童与环境之间的一幕爱情戏剧,是基于执着的智力渴求基础之上的选择。”这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麦克维克•亨特的内在动因论,即“学习动机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因而这方面的研究近来在学术研究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蒙台梭利对敏感期的研究,有助于改变下述的错误观念,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学习到相同程度的知识,并以一定的速度逐渐获得智力发展。也就是说,知识的发展如同钟表的时针一样,运行准确无误,以一定的速度不断进步。

然而,实际情况是,儿童精神的发展并非如统计图表所显示的那样与年龄成正比的线性关系,它有时突然呈爆发状急剧发展,有时呈停滞状缓慢发展。

在儿童身心各种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因人而异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能力的获得变得简单、迅速而又实效。

因此,如果能够研究并全面有效地利用敏感期,那么将能够开发出更有效、更有趣的学习方法,儿童一定能够以更愉快的心情得到更充实的学习。

如同蝴蝶由卵——幼虫——蛹——成虫的变化所展示的,大半昆虫在成长过程中都发生蜕变的现象,即幼虫变化成蛹,蛹变化成成虫。

此时,变化后的形态与变化前的形态迥然不同。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成长迅速又明显,有时候则迟缓地给人停滞的感觉。人的器官及机能的成长发展也有与此类似的敏感期。敏感期的出现时期大致随年龄而定,但是在同一年龄,个人之间也存在着差别。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敏感期,对儿童的教育原则应以儿童自发的学习为中心,以重视个性,重视个人辅导为中心而指导儿童。

另外,在敏感期内,儿童能够轻易而愉快地掌握其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即使长时间集中精神进行活动也丝毫不觉得疲倦。不仅如此,上述活动反而有助于消除疲劳。

对此,史坦丁说:“依据内在的要求,顺从具有无可抗拒的力量的命令,活动之后儿童心情愉快,充满活力且神情安定。这是因为通过上述活动,儿童创造了自己。”以敏感期为契机,儿童能够逐渐习惯于集中精力工作,并逐步自行养成终身自我教育的习惯。

在保育方面,教师要将利用敏感期的着眼点置于“教具的选择”及“环境的准备”上。环境准备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教具的选择与配置,因此以敏感期作为选择教具、预备环境的目标,有其特殊的意义。

正如史坦丁所认为,“蒙台梭利教具,是为了适应敏感期的要求,并满足其需要而制作出来的。”尽管身心各种机能的敏感期有共同的、一般的基准,但由于个人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旦儿童接近某一种机能的敏感期,教师就必须先一步创造出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环境,这是教师最艰巨的任务。

推荐阅读:

还有很多公交车处于危险中,而且里边坐满了孩子 |  分享

玛丽亚·蒙台梭利简介及生平 | 带你了解蒙台梭利(1)

玛丽亚·蒙台梭利求学历程及贡献 | 带你了解蒙台梭利(2)

玛利亚·蒙台梭利论儿童的自我教育与教师作用  | 带你了解蒙台梭利(3)

孩子的3-6岁,那些值得每一位老师和父母了解的童年秘密  |  分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