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淀法院首次运用远程视频技术,实现法官“足不出户”参与鉴定听证

11月5日下午,一场特殊的医疗过错鉴定听证会有序开展。此次听证会上海淀法院首次运用远程视频技术,使法官在法院便可参与听证。

本次听证在鉴定机构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进行,原被告共同参加并围绕医院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发表了意见。听证会上,承办法官通过视频传输技术全程参与,就诊疗过程中涉及的医学专业知识对鉴定人进行了询问。听证会全程历时一个半小时。

近年来,通过司法鉴定解决诉讼中专门性问题的需求日益上升。鉴定听证是司法鉴定中的程序之一。在由鉴定机构主持的听证会上,当事人可就鉴定事项充分发表意见,使鉴定人更清楚与鉴定有关的各项事实,以便出具更加客观公正的鉴定意见。

法官参与听证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案件涉及的专业知识,厘清审判思路,协助维持正常听证秩序,对鉴定材料认证等事项进行现场处理,有效缩短鉴定周期。同时,法官可以利用听证会的机会,直接与鉴定人及医疗专家就案件争议点及相关医学知识进行交流,促进案件的审理。在以往由于办案压力等原因,法官往往缺乏参与听证会的时间与精力,这就制约了医疗鉴定听证会效能的充分发挥。

海淀法院探索运用视频传输技术,大大降低了法官参与听证的时间成本。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涉及专门性问题纠纷的解决提供极大便利。

摄影:张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