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呼吸 共創建 打好藍天保衛戰】秸稈再利用 發展稻菇產業

過去,每年晚稻收割之後,村民都有焚燒秸稈的習慣,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近年來,益陽大力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把稻草用作蘑菇的基料,大力發展稻菇產業,不僅有效減少了大氣污染,還成爲農民增收致富的新產業。

在赫山區泥江口鎮水滿村,剛收割過後的稻田裏,一臺大型秸稈粉碎機來回穿梭,不一會兒的功夫,秸稈就被粉碎成均勻物料,隨即裝車運往附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基地種植的是一種名叫大球蓋菇的食用菌新品種,該品種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每年晚稻之後開始播種。最重要的是大球蓋菇是用稻草作爲培養料,生產全程無需任何化學肥料。同時,其廢料還是優質的有機肥,可改良土壤肥力。據統計1畝蘑菇可以消耗10畝稻草。

經過挖溝、起壟、鋪稻草、播種等一系列工序之後,過上25天,第一批大球蓋菇便可以上市銷售了。每年預計可以產四批次,畝產達4000斤,鮮菇市場價最高可以賣到八塊錢一斤,市場“錢”景廣。目前,當地有120戶農戶加入合作社。農忙時,村民不僅每天可以拿到150元的工資,年底還可以獲得分紅。

經過兩年的試種,今年,赫山區在七個鄉鎮全面推廣秸稈資源再利用,實行稻菇種植模式,發展稻菇產業,總面積150多畝。2017年全區總產量近50萬斤,年產值近80萬元,鮮菇主要銷往上海、福建等地,加工成半成品鹽漬菇,直接出口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各國,用於製作蘑菇罐頭。

來源:益陽新聞聯播

編輯:易輝

審覈:羅鈕佳

複審:林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