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飛天獎”首次將全國性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納入評選範圍,但並不是所有的網劇都可參評,前提是參評的網絡首播劇目需取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等相關證件。熱門網劇如《陳情令》《原生之罪》《全職高手》沒有電視劇許可證,理論上沒有參評“飛天獎”資格,而《慶餘年》《如懿傳》《延禧攻略》《長安十二時辰》《破冰行動》等社會反響較好的劇目有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將有機會參評。

人民網-輿情頻道 網劇也能“飛天”?網民拍手叫好 4月14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組織參加第3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評獎工作的通知》明確,本屆“飛天獎”的評選範圍爲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在中央電視臺或各地衛視頻道播出的電視劇,包括在全國性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 通知公佈後引發輿論熱烈討論,微博話題#網劇可參評飛天獎#上榜熱搜榜單,截至4月23日,話題閱讀量達2.1億次,討論量達3.4萬次。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飛天獎”首次將全國性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納入評選範圍,但並不是所有的網劇都可參評,前提是參評的網絡首播劇目需取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等相關證件。 《新京報》統計了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播出的89部網劇,其中47部有電視劇發行的許可證,佔五成以上,但僅有15部上星播出。熱門網劇如《陳情令》《原生之罪》《全職高手》沒有電視劇許可證,理論上沒有參評“飛天獎”資格,而《慶餘年》《如懿傳》《延禧攻略》《長安十二時辰》《破冰行動》等社會反響較好的劇目有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將有機會參評。 網劇參評凸顯影視文藝兼容幷蓄 作爲電視劇界的“官方獎”,“飛天獎”是國內創辦時間最早,也是歷史最悠久的電視獎項。自1980年創立以來,“飛天獎”始終堅守着鮮明的精神導向和價值標杆,對電視劇思想藝術成就進行公開表彰和評選。 輿論認爲,網劇整體質量的提升是被主流獎項認可的重要原因。網劇剛出現時,跟傳統劇集相比,整體水平偏低,有些泥沙俱下、良莠不齊的感覺。但是近幾年,隨着互聯網視頻網站的興起和發展,網劇整體品質提升,創作出了一批精品之作。同時其針對性受衆羣體多、傳播方式多元快捷等特點,讓觀衆的自主選擇權更強,獲得好評。 《解放日報》刊文說,隨着網劇質量的提升,播出渠道也更見融合趨勢。“臺網同標”是鼓勵網劇提質的訊號;既然是同樣的標準,也就意味着應在同一標準下競爭與評獎。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陳剛認爲,本次網劇被納入“飛天獎”評選範圍,是大勢所趨,也證明網劇的整體質量得到了一定認可。但目前,網劇在影響力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侷限性,想要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創作者也要重視臺網聯播在創造廣泛社會效應上的重要作用。網劇需要在類型多元化探索上多做努力,在題材和主題上做時代的引領者。 臺網聯動下的“飛天獎”未來會更加多元 有網民評論說,“飛天獎”的意義是亂雲飛渡中放大和提振主流價值,爲崇高之作、良心之作、工匠之作獻上榮譽和掌聲。獲獎與否,與偶像無關,與流量無關,能夠感知觀衆對優秀影視作品的需求、順應時代發展和文藝創作潮流,本身就是一種多元化的進步。 《經濟日報》刊文說,在電視劇投放渠道發生改變的過程中,電視臺與網絡這兩個載體的界限在逐漸模糊。渠道固然變了,內容仍然爲王。 東方網載文說,應對網劇重新定義。廣電總局“一錘定音”明確網劇可參評“飛天獎”,既回應了網民關切,也能鼓勵影視企業製作更加精良、符合時代氣息的劇作,講好中國故事。 輿論認爲,網劇的高質量發展激勵了更多的影視創作單位打造符合“雙標”的優秀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電視臺改革。媒體融合是未來的必然趨勢,未來電視劇的臺網聯動會變得更加密切。而市場也確實在這樣做。據悉,目前大部分劇集在籌備之初都會申請“雙證”,爲網臺聯動或後續“上星”登陸衛視鋪路。 行業層面“良幣”越多,整個行業的水準也會隨之拔高,流媒體內容在未來也會更加得到重視,從而爲觀衆提供更加專業化、精細化的服務,更加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大餐”。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特約輿情分析師 王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