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中国驻希腊使馆微信公众号

【一】凯旋拱门

11月10日,中国南京市向马拉松市赠送的雕塑“永恒的莫比乌斯环”在马拉松起跑点落成。

落成半小时前,在公元前490年马拉松为希腊这块国土捐躯的192名雅典将士墓前,举行了2018年第36届雅典经典马拉松的开幕式和圣火取火仪式。

护卫圣火的运动员手擎火炬,从这一来自东方的 “凯旋门”下经过,构成11月11日——这个神圣日子的寓言和预演。

从此以后的每一届雅典经典马拉松圣火,都将从这一凯旋拱门下穿过,这构成新的仪式,新的历史。

【二】蓝线的雅典

一条从马拉松起跑点起始的蓝色线条,今天把整个古老的阿提卡和雅典一分为二。

蓝线两边的所有交通都被关闭,好像整个雅典的汽车都停止了运行。鸟叫声、钟声、孩子们的叫声,甚至鸡啼的声音,都在雅典听到。今天的雅典,卸下了“首都”的重负,恢复为乡村雅典。

所有需要穿越这条蓝线的人们,需要在架起的一个个过街天桥上经过。过街天桥形成了一个个拱门,所有来自世界105个国家的5.5万名选手,都要从起跑点搭起的拱门出发,穿越一个个拱门,进入雅典大理石体育场,最后冲刺,在终点的最后一个拱门。

从起跑点到终点的沿途所有拱门,都与前一日簇新落成的那个“永恒莫比乌斯环”凯旋拱门是拓扑数学上意义上的同一事物。

2018年11月11日,也是穿过2018年11月10日的拱门,抵达这神圣的一日。

【三】 跑步吧!跑步吧!跑步吧!

在古希腊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据说镌刻着这样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马拉松终点——雅典大理石体育场的跑道转折处,是年青和年迈的双面石柱雕像,青春和年迈的转折,因为运动而不同。

马拉松的一天,是以单纯的一项运动、一个词而定义的一天:跑步。这一天的雅典,安静得听得见自己脚步的声音。

【四】 “东方之梦”

旗招展,奋管弦,雉翎舞,楚腰纤……来自中国的拉拉队,在雅典经典的三大新古典建筑前载歌载舞、急管繁弦。

参加马拉松五公里赛的各国选手被眼前这般曼妙奇幻的拉拉队场景震惊,希腊人惊叫着“奥尼洛!奥尼洛!”——“梦啊!梦啊!”

忘记了这是赛跑,忘记了脚下的道路,他们脱开队伍,拍照合影,随音乐旗帜摇摆起舞……

这是来自马拉松“中国之夜”的演员们的“快闪”行动,雅典三大建筑前第一次出现了中国的“旗开得胜”、“三弦乐队”和“楚腰蹁跹”。

有参加过雅典文化中心的马拉松“中国之夜”的雅典观众认出了这支团队,他们惊讶的是:在马拉松比赛的白昼,他们看到了另一场特殊的“中国之夜”。

【五】 Alitheia?!

Alitheia,希腊语的这个日常词语,构成了希腊哲学的一个关键词,也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探讨的关键词。

Alitheia?!希腊人会在最为惊讶的时刻呼喊出这样一个词语:Alitheia?!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天哪,真的么?!”

马拉松五公里的赛道上,中国驻希腊大使章启月与各国参赛选手一起奔跑,比赛终点处,手中挥舞的鲜艳红旗引起了希腊电视台记者的关注,他们请求采访的问题关于马拉松与中国。当记者得知眼前采访的对象,这位参赛的运动员竟然是中国驻希腊大使时,发出了这样的讶异之声:“Alitheia?!”

结束采访,章大使看到了一队可爱的希腊孩子们,她和孩子们合影留念,旁边拍照的家长听说了眼前这位运动员是中国大使,发出了同样的一个词:“Alitheia?!”

【六】 雅典的“新一代”

“我来自中国,在雅典读11年级,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心情很激动。我跑得很累,我看到所有的参加者都是笑着跑完了比赛,感到参赛的人和观众都在享受这个过程。我也想让自己通过这项运动,学会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永不放弃,享受这个坚韧的马拉松的过程!”

——中学生崔益瑞

“当孩子拿到印着“崔益瑞”名字拼音的参赛号码牌时,作为母亲,我感到孩子在逐渐独立,可以独立地去参加一项为自己负责的活动了,可以为了一个目标去奋斗,去冲刺。当孩子跑道终点,看到他拿到奖牌的那一刻,我觉得他真是长大了!”

——崔益瑞的母亲 王素清

“我在希腊有二十多年了,我热爱中国文化,特别是茶艺,我希望借助茶的艺术和历史,把中华文化最美好的传统传递给希腊人。到孩子的这一代,我希望他们不仅能够葆有中国文化的根,而且能够更深入地融入希腊文化中。去年他来希腊读书,面临语言功课等种种困难,我和孩子有一个约定:参加今年的马拉松,希望他能通过这场由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英勇战役而产生的运动,带给儿子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希望他有男子汉的坚毅不拔的性格和开阔包容的心胸。”

——崔益瑞的父亲 崔黎勇

【七】 “我把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献给雅典!”

今年在上海,遇到雅典回来的朋友,我当即决定,要到雅典来跑马拉松。我决定要跑一百个马拉松,我要把我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献给雅典,因为这里是最为正宗、经典的马拉松,这里的赛道有历史,有故事,有精神,具有世界上其他赛道都不具备的特殊意义。在雅典参加马拉松太有神圣的仪式感了,希腊人的热情深深感动了我,一路上人们都在真诚地给参赛者祝福,递给我橄榄枝,我把橄榄枝别在腰间,有神圣的雅典娜的橄榄枝的加持,我轻松顺利跑完了全程。当我最后一程拐过弯道,看到大理石体育场的时候,眼泪涌进了眼眶。

——中国跑友 许云杰

【八】 “我人生的第35个马拉松。”

我十分有幸参加了11月10日在马拉松战役中牺牲的192名将士墓前的马拉松开幕式和圣火采集仪式。希腊人的这些仪式庄严肃穆,又朴素深厚。表演和音乐都单纯得令人震撼。我还观礼了南京市向马拉松市赠送纪念雕塑的仪式。来到经典的马拉松赛道,找寻诞生马拉松运动的神圣步伐,沿着这条胜利之路,用双脚解读历史。正如沿途随处可见的雅典马拉松宣传语:“生命的庆典!”马拉松42.195的路程,的确是一次生命的庆典,一次坚忍不拔、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的世界欢乐颂!

——中国跑友 周伟

【九】  “这是我第35次陪我先生跑马拉松”

我先生周伟跑了35次马拉松,我陪他参加了35次。每次的心情都一样:希望他能安全、顺利完赛。全世界不同的马拉松有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的天气、不同的身体状况,我都会有些许牵挂和担心。每次在终点看到他向终点跑来时,心情都特别特别地激动。希腊人在终点处为每一个参赛者加油鼓劲的真诚令我感动,他们真是热爱这项由希腊产生而花开全球的运动。这里面有一种神圣性!

——周伟先生的夫人李辉

【十】  “我在遥远的希腊向家乡人民报告……”

“我在遥远的希腊雅典向远隔上万公里的家乡人民报告,我用时2小时44分47秒,在20000选手中名列第31名,身披五星红旗,率先冲进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会场——大理石体育场。我来自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名字叫中国,我来自一个美丽神奇的省份,她的名字叫云南。”

——抵达终点的全程马拉松第一位中国人马亮武

【十一】 在马拉松现场,祈福中国2022年冬季奥运会!

我是学习中国和希腊比较研究的博士生,现在在爱琴海大学学习考古专业,今年刚到希腊,就赶上了马拉松赛事,我被希腊人的热情感动,我明年就要报名参加马拉松!

——爱琴海大学考古专业学生陈方圆

在此次马拉松的终点,我热血沸腾,瞧,我头上的花冠,由橄榄枝编成,作为一名中国人,融入我血液的特质就是热爱和平,马拉松运动点燃了我心中的热情和传播和平的意志与决心,在马拉松运动会现场,我为中国的2022年冬奥会祈福。

——爱琴海大学考古专业学生李暖

推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