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王玲 汪鹏翀

“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真的很锻炼人。”11月9日晚,在浦东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我们见到了岳阳医院援摩洛哥医疗队队长胡炳麟医生。刚下飞机的他风尘仆仆,妻子和正在大三读中药专业的儿子早就等候在此,一家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他告诉我们,这两年虽然比较艰苦,但他还是感谢卫生主管部门和岳阳医院,给了他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希望我的儿子今后有机会也能出去援摩一次。”

援摩医疗队穆罕穆迪亚医疗分队,右一为胡炳麟。胡炳麟供图

拄拐杖的病人当场就能走路 诊疗同时宣教中医文化

11月9日晚间,又一批执行完援摩医疗任务医疗队员抵达浦东机场。据了解,这批轮换回国的队员中,岳阳医院推拿科胡炳麟等3名中医医生驻扎在摩洛哥穆罕穆迪亚医疗分队。

胡炳麟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介绍,穆罕默迪亚援摩洛哥医疗队分队一共5名队员,其中有3位是医生,另两位是厨师和翻译。这个分队是8支援摩医疗分队中唯一一支以中医针灸、推拿医生为主的团队,有着鲜明的中医药特色。

胡炳麟医生与摩洛哥护士一起在给患者做推拿治疗。胡炳麟供图

中医在当地十分受欢迎。胡炳麟介绍,在他援摩的2年间,穆罕默迪亚援摩医疗队一共为2万人次提供医疗服务,面向当地百姓开设了推拿专科门诊,年纪最大的看到98岁老人,真正做到了“为老者疗,为贫者医”。

“拄着拐杖的病人经过推拿治疗,当场就能走路了,我们拍下了视频资料,摩洛哥当地病人看到以后,他们对中医都很信服。”胡炳麟称。

胡炳麟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日常诊疗的同时,分队还做了大量中医文化宣传的工作。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支持下,多年筹划的摩洛哥中医药中心建设项目开始逐步落实。胡炳麟还和队内翻译一起自行拍摄制作一批法语宣教视频和眼保健操、易筋经视频教材,在候诊厅滚动播放,宣教中医。

回国探亲一次吃了7块大排 从厨渣变身“一级厨师”

在摩洛哥的生活艰苦,很大一方面是饮食上不习惯。胡炳麟告诉我们,因为摩洛哥是穆斯林国家,所以几乎吃不到猪肉,这对于爱吃猪肉的他来说,还是挺难熬的。

另外,那边没有绿叶菜,食材也比较单一,翻来覆去就是土豆、辣椒这些,真的是吃不惯。所以大家都会“各显神通”,想尽办法弄好吃的。

胡炳麟医生推拿带教摩洛哥进修医生Fatimzahra女士。胡炳麟供图

有人带了笋干、咸肉等干货过去,还有人自己腌泡菜,自己做披萨,甚至还有队员带了蔬菜种子过去,“自己在那种青菜,种扁豆,很好吃。”

胡炳麟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他以前在家从来不下厨,但是在摩洛哥想吃什么有时候得自己上手做,因此也学会了几样拿手菜。“我会做咖喱鸡块、炒扁豆,星期天大家集体帮厨,做好吃的解解馋。”

胡炳麟说,上次回国探亲的时候,爱人做了他爱吃的大排,他一次性吃了7块,“实在是太想家乡菜了。”

生活上虽有不便,但是谈到这次2年的援摩经历,胡炳麟表示“非常锻炼人”,而自己这么努力工作,也希望给正在大学读中医的儿子做个榜样。

“我希望他今后也能援摩一次,对人的思想境界真的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对我的称谓从‘医生(Doctor)’到‘老师(Professor)’”

新华医院小儿外科潘伟华医生也讲述了他的援摩经历。因为一次成功的诊疗经历,摩方当地的医生、护士对他的称谓,从一开始的“医生”,转而称呼他为“老师”,这名上海儿科医生以其高超的医疗水平,赢得了当地医护的认可和尊敬。

潘伟华(左一)与摩方医生合影。潘伟华供图

潘伟华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他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参与援摩,驻扎在梅克内斯医疗分队。有一天他接诊了一个患有肠梗阻的8岁当地小女孩,摩方医生认为按常规都是要做手术,但是潘伟华根据多年的儿科临床经验,认为可以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并非一定要动手术。

“当地的医生、护士都没遇到过这样的处理方式,一开始他们觉得不可理解。”潘伟华称,那几天一直在跟医生、护士做相关解释,他们其实还是有点将信将疑。

一直到第四天,一早到病房,小女孩的妈妈就很开心地捧着便盆给他看,说她女儿终于排泄正常了,小女孩完全没有做手术,第7天就顺利出院了。

摩方医护人员在观摩潘伟华诊治患儿。潘伟华供图

“从此他们对我的称呼都改了,从‘医生(Doctor)’到‘老师(Professor)’。”潘伟华表示,“之后遇到一些疑难病例,摩方医生也会主动找我讨论,征求我的意见。”

潘伟华表示,其实现在中国的医疗水平在临床上是完全不输给西方国家的,但是摩洛哥总体对中国还不够了解,因此比起早些年,现在援摩逐渐开始向传播中国医疗文化、更深层次学术交流这个方向去深入和推进。

“相信中摩双方医疗领域的互动会越来越好的。”潘伟华表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在北京会见摩洛哥首相时称,中方视摩方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今年是中摩建交60周年,中方愿以此为新起点,同摩方一道努力,推动中摩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相关链接:

上海市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根据原国家卫生部的统一部署,1975年起,上海主要承担了向摩洛哥派遣医疗队的任务。目前在摩洛哥共有78名医疗队员,分布在8个医疗点、1个总队部。截止2017年底,上海共派遣援摩洛哥医疗队176批次,医务人员1731人次,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骨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等10多个专业;诊治病人560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76万人次,实施手术43万人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