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綏

鄧綏,東漢王朝著名的女政治家,鄧綏系出名門,96年冬,鄧綏入掖庭爲貴人,時年十六。恭謙肅穆,小心謹慎,一舉一動,有規有矩。奉侍陰皇后日夜戰戰兢兢。與同列的妃嬪應接慰藉,常常克己體下,即使是宮人僕役,都加恩施惠。和帝深深地嘉許她的行爲,鄧綏有病,特許她母親和兄弟入宮服侍醫藥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宮的日數。

鄧綏對和帝說":宮中禁地至爲重要,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宮之地,對上來說讓陛下蒙有偏袒私幸的譏諷,對下來說使我獲得不知足的誹謗。上下兩相受損,我實在不情願啊!"和帝說":別人都以經常能到禁宮走走爲光榮,而你卻反以爲憂慮,深深地自我抑制寧願喫虧,真是難能可貴而爲人們所做不到的啊!"。

鄧綏

102年漢和帝立鄧綏爲皇后,再三推辭謙讓,然後登皇后位。親手寫好謝恩的奏書,深深陳述自己德行菲薄,不足以充當君王妻室的人選。這時,四方諸侯之國,貢獻方物,爭求得珍貴華麗之物,自鄧綏入主中宮,一律禁絕,歲時季節只要供給紙墨就行了。和帝每次想封爵鄧綏家族,鄧綏往往謙讓苦苦哀求不讓進行,所以鄧綏的哥哥鄧騭在整個和帝之世不過是一位虎賁中郎將而已。

105年,和帝駕崩,長子平原王劉勝以痼疾不得立,而諸皇子夭沒,前後以十數,後生的往往隱祕地養於人間。殤帝劉隆生下只百餘日,鄧綏迎立即皇帝位。尊鄧綏爲太后,臨朝聽政。在鄧太后臨時管理東漢王朝的16年間,她非但沒有讓自己的母族得到任何好處之外,更是死死打壓自己母族的子嗣,但毫無疑問她的家族也是漢朝史上最幸運的外戚了。

鄧綏

鄧綏對自己孃家的人要求非常嚴格,也由於鄧綏的約束教育,鄧氏子弟都比較守法。她哥哥鄧騭的兒子鄧鳳接受人家賄賂,事情被揭露出來後,鄧騭將妻子和兒子頭髮剃光,以謝罪天下。這在封建社會中確是少見之事,是與鄧綏嚴格約束外戚是分不開的。

鄧綏

在鄧綏的治理下,東漢國家經濟在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下仍能獲得復甦,社會漸漸安定。鄧綏執政期間,外戚宦官均不能爲禍,她日夜操勞,躬自處置,增收節支,減輕賦稅,救濟災民,終使歲還穰豐,百姓安居樂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