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打開心靈的窗戶變成了打開她財富的窗戶,發生了什麼?

許青青,家庭條件不好,性格比較獨立的她一早就挑下了家裏的大梁,爲人處世堅韌、性格內斂的她在社會上獨自打拼,雖然受過苦、喫過虧, 但是好人有好運,她的古道熱腸讓她交到了很多朋友。

最初的時候學歷低, 只能靠出賣勞動力賺錢,在經歷刷盤子、當保姆等工作之後,經人介紹到了一家比較大的食品公司做起了銷售工作,這是她命運的一個轉折點。

雖然許青青性格上比較要強,但是跟很多城市裏的女孩子一比,她就顯得很不起眼了。性格內斂的她剛開始不好意思跟別人說話,但由於做的是銷售工作,所以必須要與別人溝通,每到這個時候她就克服自己的不足之處,硬着頭皮去和客戶溝通。

萬事開頭難,轉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性格本就內斂的她在語言表達能力上和別人比就相對欠缺,這個時候她就想了一個辦法,不會說話就去聽會說話的人怎麼說話,不能學同行,她就去人多的地方聽別人說話,商場、菜市場都成了許青青學習的地方。

那個時候許青青要學習的事情只有一個,那就是學會和別人溝通,做一個會聊天的人。後來她發現,其實,聊天和會聊天是有區別的。作爲一名優秀的銷售人員,要學會在推銷商品的時候根據不同的顧客類型和有不同需求的顧客聊天,這是一件“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事情,需要銷售人員有見風使舵的本領。

大概工作了一年之後,當了一年的銷售員的許青青,在業績上突飛猛進,成爲了業內的骨幹人員。和另一半商量後,覺得回鄉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於是就跟公司遞了辭呈,坐上了回家的火車。

在借了一筆創業資金之後,她和丈夫採購了一套生產線,就這樣邁開了創業的第一步。小廠建好後,她開始四處奔波尋找銷路,先是進行實地考察、瞭解當地建築情況,打聽一下誰家要蓋房她便登門拜訪,然後再說服房主購買她生產的塑鋼窗。

最初的時候大家不瞭解她的創業商品,也不放心她的產品質量,所以大多數情況下許青青都是無功而返。然而付出終有回報,她聽說有一個單位要建家屬樓,於是便抓住時機找到領導,通過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終於談下了第一單生意。

好的商品就是好的的廣告。因爲她的塑鋼窗質量非常好,受到了領導和單位人士的一致好評。就這樣,許青青的品牌就傳遍了家鄉,很多蓋房子的人都來找她做生意,還有很多專賣店專門找她批發商品。2015年,許青青的創業生產規模又擴大了一倍。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賺錢的7000種生意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