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但在面对严控建设规模、补贴退坡的新形势下,国内光伏市场开始降温,“531”新政更是一记重锤打在光伏人的心上。新政过去了快半年,很多光伏人似乎还在迷茫中徘徊,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未来路在何方?为此,小编专访了中盛能源总裁兼CEO佘海峰,听听他对光伏后市发展的见解。

建议:海外市场多元、分散,很难一口吃成胖子

Q:“531”新政后,中国市场急剧萎缩,加快“走出去”成为众多光伏企业的共同选择,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A:首先这是国内企业努力求生的本能。相比中国市场政策的变动,海外市场相对稳定,新能源增长也较为稳定。但海外市场比较分散,很难一口吃成一个胖子,需要慢慢耕耘,很多第一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尤其要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

Q:最值得中国光伏企业关注的海外市场有哪些?

A:中国企业应更多关注海外新兴市场,而不是传统市场。新经济体对新能源的需求潜力大,用新能源做增量能源比欧美等传统市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更容易;另外,传统市场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每年的能源增长速度也较慢。

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关注全球GDP增长排名前十以及能源增长迅速的经济体,比如非洲、拉美地区增长潜力巨大,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发展前景都十分值得期待。而传统市场,如欧洲、日本地区,新能源发展早且成熟,格局相对稳定,想在这样的市场分一杯羹对于新进入者比较难。

中盛马来西亚地面光伏电站

Q:新兴光伏市场发展迅猛的动力是什么?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A:最核心的动力是光伏成本下降。随着电价竞标价格不断下降,在很多经济体中,光伏已经实现了平价上网,在成本上更具竞争力。当然也有其他因素推动光伏在新兴市场的普及,如环保和就业原因等,但最为核心的动力还是光伏作为一种新能源,成本优势非常突出。

存在的问题:一、规模相对分散,需要在多市场布局;二、政府缺乏足够的经验,政策制定和市场规则的制定相对不成熟。企业开发新兴市场不能沿袭传统市场的打法,要学会因地制宜。

战略: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专注新兴市场

Q:2018年中盛能源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如何?

A:一直以来,海外都是中盛的优势重点市场,我们从没放弃过海外市场。在中国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的时候,长期耕耘的海外市场在公司转型时期发挥重大作用。

2018年,中盛海外业务多点开花,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非洲中东地区,南非132兆瓦项目顺利开工;以色列63兆瓦项目已接近并网。在亚太区,马来西亚两个大型电站成功并网,并参与了该国第二三轮的项目竞标;菲律宾工商业项目落地,开启分布式光伏新模式;美国俄勒冈项目群基本交付完成,并在多个州布局绿地开发项目;智利我们率先参与的市场化交易光伏项目已经完成6个电站,近20兆瓦。

中盛菲律宾工商业分布式项目

Q:在海外市场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

A:在欧洲市场的业务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我们对此也进行了反思,不用过于强调全区域覆盖,这样成本高昂且专注度不够。

汲取过去几年的教训,我们针对国际市场进行了战略调整:一是收缩,二是专注。在全球版图上,做一些缩减,主动放弃那些发展潜力和动力不足的传统市场,专注那些发展潜力大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我们将大规模缩减欧洲团队,增强新兴市场的团队建设和资源投入。

从战略上来说,过去在海外电站业务模式以EPC为主;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参与电站开发,今后采取“电站开发+EPC+运维+资产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

从技术角度来说,光伏对储能的要求更加迫切,储能能够弥补光伏作为单一能源的短板,光伏发电今后想要成为未来用能的主流形式,必须和储能结合起来。我们也在积极布局“光伏+”,从技术角度充实光伏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中盛以色列地面光伏电站

展望:希望仍在,光伏是一个值得厮守终生的行业

Q:中盛在2008年在德国成立子公司,正式开启海外电站业务。十年来,中盛全球化发展轨迹经历过哪些重要变化?哪些又是一直坚守或不变的?

A:从市场角度来看,我们的变化与全球市场的行业发展同步,从传统光伏市场向新兴市场延伸和转移。对成本的优化和对技术的追求,我们从未改变。中盛的核心竞争力是为全球客户和能源市场提供高性价比、安全可靠的新能源。

Q:对光伏行业的未来有什么展望?

A:近期一份行业报告上预计2022年光伏将成为最廉价的能源,到时光伏将出现爆发式增长。“531”新政发布以来,很多从业多年的光伏人失去信心,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我们不能只看到短期内中国政策的波动,更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而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光伏。我坚信光伏是一个值得厮守终生的行业。

阳光中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