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這個也很容易理解,因爲老百姓的消息是不對稱的,很多人並不關心我國的糧食儲備有多少,糧食種植面積有多大,一年能收多少糧食,他們只要聽到別人說糧食會漲價,就會迫不及待的去超市搶購糧食。因此總的來說可能局部地區會出現短暫的糧食漲價行爲,但這並不影響大局,我國的糧食供應總體保障有利,不會出現缺糧的情況,糧食的價格也會相對穩定。

自今年元月份以來,我國突然爆發的疫情,對老百姓的生產生活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當然好消息是現在國內疫情防控局面大爲好轉,各地都在抓緊復工復產。但是從全球範圍內來看,疫情仍然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甚至很多國家正處於大爆發和即將爆發的階段。這次疫情對於全球的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全球老百姓的生活也帶來了一些困難。目前感受比較深的是很多國家都已經禁止了糧食出口,以穩定國內的糧食需求。

而最近一段時間,國內的很多相關報道都在說國際糧食漲價的問題,導致普通消費者搞不清楚狀況,甚至有不少人開始去超市搶購大米和麪粉等主要糧食。因爲他們擔心糧食漲價,更害怕過一段時間會出現缺糧的現象。那麼疫情真的會對我國的糧食供應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嗎?會造成糧食荒,而且糧食會漲價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首先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中國的糧食儲備非常豐富,短期來看不會出現糧食荒的問題。根據國家公佈的數據,我國現在至少有6.5億噸以上的糧食儲備,而且國內已經連續5年實現了糧食豐收,每年平均都有6.5億噸以上的糧食產量,2019年更是達到了6.6億噸以上。就是按照寬鬆的需求來計算的話,我國一年最多也就會消耗5億噸糧食。換句話說,每年是國內生產的糧食就足以實現自給自足,並且還有結餘再加上糧食儲備的話,至少可以保證兩年不缺糧食喫。

另外,大家還想知道一點,我國的糧食是在持續生產過程中的,馬上就要到夏糧收穫的季節了,等到糧食一收穫又有新的糧食進來。所以,國內不可能出現兩年沒有糧食收穫的情況,也就不存在糧食供應緊張問題。從今年各地反饋的種植現象來看,大概率上講又會是一個新的豐收年份。所以大家不需要過多的擔心我國有足夠的糧食儲備,有足夠多的糧食種植面積和糧食產量,來應付老百姓的日常糧食需求,更可以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和重大災難。
那麼爲什麼有些超市會出現糧食搶購的問題呢?其實這個也很容易理解,因爲老百姓的消息是不對稱的,很多人並不關心我國的糧食儲備有多少,糧食種植面積有多大,一年能收多少糧食,他們只要聽到別人說糧食會漲價,就會迫不及待的去超市搶購糧食。這種消息的不對稱會造成一些心理脆弱的人士產生恐慌心理。而且很多人是有從衆心理存在的,看到別人屯糧時,他就會不由自主的也去購買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造成某些超市出現搶購的風潮。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搶購的風潮就完全不對,但是大家在消費過程中應該保持理性。如果是自己家裏正常需要疼一點糧食也沒關係,畢竟我國的糧食供應很充足,大家即使多買一點也不會對糧食儲備產生多麼大的衝擊,畢竟只要老百姓家裏存夠了足夠的糧食,他就不會再買了。而原本庫存的糧食就是給他們以後購買的只不過是現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家購買行爲提前了,而在這種情況下,會造成局部地區的糧食價格產生一定的波動,但這屬於正常的市場調節行爲。
從國家層面來講,我國的糧食價格依然會保持相對穩定,並不會出現大規模大幅度的漲價。等到疫情基本控制以後,各國的生產活動逐漸恢復,國際貿易也開始正常進行的時候,糧食價格就會緩慢的下降。而我國馬上新糧就要上市了,這也會增加國內的糧食供給,導致糧食價格趨於穩定。

因此總的來說可能局部地區會出現短暫的糧食漲價行爲,但這並不影響大局,我國的糧食供應總體保障有利,不會出現缺糧的情況,糧食的價格也會相對穩定。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或者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