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週年之際,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與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多國政要共同出席了紀念活動。在此前的週六,馬克龍還和默克爾共同到簽署一戰停戰協定的地點爲一塊紀念牌揭牌。

週日的巴黎凱旋門前,聚集了數十位各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因爲這裏要舉行紀念一戰結束百年的大型活動。通向凱旋門的香榭麗舍大道上也裝點了法國國旗。

上午11點整,法國全國各地敲響鐘聲,以悼念在戰爭中的死難者。1918年11月11日那一天,法國也曾經在全境內敲響鐘聲以宣示戰爭的結束。週六,在當年簽署停戰協定的地方,馬克龍已經和默克爾共同出席了一場紀念活動。

對於法國總統馬克龍來說,週六下午在貢比涅森林(Compiègne)和默克爾總理共同出席的紀念活動應該能夠讓他稍微鬆口氣--尤其是在當天上午和帶着"火藥味"來訪的特朗普會面之後。在馬克龍提出歐洲應該在安全防務政策上有更多的自主性之後,特朗普毫不客氣地通過推特表達了不滿。馬克龍費了很大力氣,才努力扭轉了氣氛,防止了更尷尬的局面出現,以維持共同紀念一戰結束的莊嚴氛圍。

貢比涅是復仇與和解的象徵

100年前的今天,英法兩國的代表就是在貢比涅森林火車站的一節火車車廂裏與德國簽署的停戰協定,這也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結束。不過如今停在這裏的車廂只是複製品,真品在一戰結束之後被法國人帶到巴黎,當作勝利的標誌展出。1940年,希特勒又在這裏和法國代表簽署了停戰協定,並且把這節車廂帶回柏林,以宣示對法國的勝利。二戰末期,它毀於盟軍的轟炸炮火之中。這節車廂的命運轉折也體現了法德之間歷史恩怨的複雜曲折,同時更彰顯出從仇恨走向和解的重要意義。

共同贏得未來

在開啓紀念一戰系列活動之前,馬克龍就利用回顧歷史的機會來警示現實:"我們如今正經歷着一個與戰爭十分相似的時刻"。他指出,歐洲的民粹主義勢力抬頭,對少數羣體的歧視排斥以及反猶主義思潮都開始捲土重來。

馬克龍和默克爾還共同檢閱了象徵着法德兩國決心世代友好、永不再戰的"法德混合旅"的部分成員,兩位領導人共同在一本金色紀念簿上簽字留念。在聆聽了童聲合唱團的演出之後,馬克龍說:"願我們的孩子們永遠不再經歷戰爭。"

睦鄰友好的範本

也許在早幾年的時候,德國遊客在法國北部還會被當地人在背後叫做"德國鬼子",而如今兩國社會之間的友誼已經深入人心:根據民意調查,62%的法國人對德國總理默克爾抱有好感,大約八成法國人對德國的印象很好。當然,這其中也許摻雜着對於德國經濟成就的一點點羨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