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雲南的縣城要“美”起來啦

生態美

環境美

山水美

城市美

鄉村美

……

不久前

全省縣城特色風貌提升現場會召開

在這個會議上

明確提出雲南的縣城要建設最美麗縣城

爲什麼要提出這樣一個目標?

雲南有着多樣的民族

雲南有着神祕的村落

雲南有着驚豔絕美的風景

雲南也有風格獨樹一幟的城市

但云南絕大多數縣城

幾乎都是同一個面孔

雲南的多數縣城爲什麼不夠美?

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縣城風貌缺失?

如果說過去經濟落後與發展條件不足

的確給縣城建設造成了很多限制

如今隨着經濟穩步發展

問題又在哪裏呢?

其實提升縣城風貌的工作一直在推進

但多數停留在“穿衣戴帽”的統一規劃上

並沒有與民族特點、地域特點和環境特點相結合

縣城既沒有特色

也割裂了曾經的歷史文化文脈

雲南這些縣城就很美

不過我們的縣城也並非都是千篇一律

下面要提到的這幾個縣城

就是找準了特色風貌定位

賦予了一座小城俏皮、靈動的靈魂

屏邊苗族自治縣

“屏邊縣作爲全國5個苗族自治縣之一、雲南唯一的苗族自治縣,苗族風情和青山綠水就是最大資源。”

清水繞城、綠樹掩映、苗族圖騰醒目……屏邊苗族自治縣爲實現“讓森林圍城、讓清水活城、讓苗文化靚城”的目標,提出縣城建成區面積由2平方公里提高到4.3平方公里,推出了以坡屋頂、小青瓦、米黃牆、吊腳樓、美人靠、木格窗、苗圖騰等苗族文化元素爲特徵的屏邊“苗式建築風格”體系。

依山就勢,合理佈局,投資20億元建設滴水苗城“一府八寨”“一河五景”新城片區;對老城進行城市整理和風貌改造,投資2.4億元對老城片區實施了50餘萬平方米的民族風貌街區改造工程。

今年4月1日,省委書記陳豪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調研城鄉規劃時,對屏邊縣城建設特色風貌的全域管控、城市特色與環境生態的共融共生給予了充分肯定。

美麗縣城既是外在形象的依託,更是縣城內在靈魂的載體。打造最美麗縣城,需找準最美麗縣城特色風貌定位,要喫透特色風貌內涵和體系,實現功能性與審美性的統一,突出建築風格色彩和環境綠化美化的統一。

屏邊縣就是抓住“綠色”和“民族”兩個關鍵元素,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打造了苗族風情濃郁、主題鮮明、個性突出的苗族特色健康旅遊小城。

西盟佤族自治縣

西盟縣則以新縣城遷建爲契機

通過高水平規劃建設

緊緊圍繞“佤族”這一民族元素

通過建築造型優美、民族元素豐富這一方法

建成了一座精緻美麗的新縣城

滄源佤族自治縣

而同爲佤族自治縣的滄源

通過新城建設與舊城改造並重

以全域景觀理念統籌壩區城村建設

山水環境保護與環境建設協調

縣城色彩濃郁

佤族傳統民居風格獨特

城市特色風貌明顯提升

用“基因密碼”讓雲南的縣城都美起來

通過屏邊、西盟、滄源三個案例

我們可以看到

讓一座縣城美起來

是有清晰的脈絡和門路可以借鑑的

每一座縣城都有自身的“基因”

歷史文化、建築街巷、風土人情、地形地貌、山水環境就是縣城的“五官”

搞懂了縣城的“五官”何以形成

就掌握瞭如何讓縣城美起來的“基因密碼”

目前,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繼出臺了《雲南省城市特色要素規劃編制導則與審查要點》等32項省級規劃管理制度文件。楚雄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屏邊縣等也相繼出臺了關於城鄉特色風貌規劃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相關法律規定和管理辦法,爲當地城鎮特色化規劃建設提供了法治依據。

而在此次全省縣城特色風貌提升現場會上,則進一步明確了雲南打造最美麗縣城的九大舉措——

1、編制縣城特色風貌規劃

2、積極開展城市設計

3、謀劃最美麗縣城建設項目

4、制定縣城風格色彩、綠化水系、山水田園、民族文化、歷史文化規劃指南標準體系

5、提升規劃設計能力

6、完善審查審批制度

7、健全城市管理執法體制

8、提高管理和決策能力

9、研究出臺雲南省特色縣城指導意見

目前,我省有國家級、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共15座,民族自治縣29個,還有許多非民族自治地區、歷史較短特色不突出的縣城,因此要打造出一批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較強時代特徵的縣城絕非易事。

因此,我們要分類建設最美麗縣城,有的要整體保護,有的要局部保護,有的要全面突出民族元素,有的要挖掘和提升。同時,還應該處理好“內涵”和“外貌”之間的關係。抓住縣城文化脈絡與人文特徵,探索和挖掘縣城內在的美感和精髓,堅持內涵提升爲本,外貌美化爲表,賦予適合各類縣城發展的時代特徵。尊重縣城所處的歷史進程和客觀規律,制定可操作、可實現的縣城特色風貌提升工作方案,切忌好高騖遠;要注重城市留白,給後人留出發展餘地和發揮的空間。

總的來說

雲南的縣城要美起來啦

留言寫下對家鄉的祝福吧!

雲報客戶端綜合

雲南日報記者:朱丹

責編:蔡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