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年轻人曾经是最拼命的,为了进入一流学府,毕业后找到体面工作的所谓「成功」,长期绷紧的气氛,令不少韩国年轻人窒息,甚至因此丧命。

但是,现在韩国风气转变了,年轻人开始出现接受失败的风气。

韩国年轻人压力太大,终于崩了。

一直以来,韩国人都处于要追求成功的巨大压力下,这些压力反映在经济、学术、家庭及美容上,对成功的渴望,推动韩国在战后几十年,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经济强国。

但是,拥抱失败的想法,开始正开始兴起。年轻人开始不再信奉「成功就是一切」的方程式,近年年轻人的观念中,更加流行把韩国这个国家,描述为一种地狱模式。

韩国年轻人面临巨大挑战,青年失业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许多年轻人,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都被困于短期兼职,或者短期合约制工作中。人们担心没有在国家最大企业之一,例如三星集团,或者没有成为公务员,在政府机构工作,就代表在社会上不入流,低人一等,而且也不会寻求其他渠道的支援。

韩国政府创办失败博览会

政府也注意到这些忧虑,所以去年在首尔举行「失败博览会(Fail Expo)」,灵感源于北欧国家,芬兰2010年成立的「国际失败日」,及2017年开放的「瑞典失败博物馆」。

韩国总统文在寅提倡放慢节奏生活,他去年参观失败博览会时,承认韩国小企业老板及年轻求职者面临的困难,在留言板上写道:「让我们一起渡过这个艰难时期。」

第二届首尔失败博览会,于9 月开幕,主题为#Fail Better(更好的失败)。

40 多岁的朴先生,因财政困难而考虑关闭衣料制造生意,到失败博览会寻求建议。朴先生说很难面对失败的文化,是因为对陷入困境的人来说,社会并没有建立很好的福利安全网。

他问:「如果你在韩国跌低,将直接跌入谷底。试问有人会帮助你么?」正苦于要裁员及停工的朴先生,自己感觉很难接受失败。

韩国政府发布2018年死亡原因的最新数据,去年韩国的自杀率,达到每10万人24.7个,比再上一年增加了9.7%,在经合发达国家组织中, 36个国家中排名最高,平均每天有37.5个人自杀而死。

自杀更是2018年10至39岁韩国年轻人主要死亡原因,政府为此迫切采取行动,改变大众对失败的想法。

韩国社会成立帮助年轻人“失败”的组织

韩国初创企业老板设立「Don't Worry Village(无忧谷)」,为年青人提供暂时避风港,给予他们思考未来的空间。

Don't Worry Village(无忧谷),是由踏板车初创公司老板洪东宇(Hong Dong-woo,音译)创立,他希望建立一个,让年轻韩国人暂时摆脱社会压力的地方。

政府计划在农村地区重建废弃房屋,洪因而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可以翻新西南沿海城市“木浦”一栋未使用过的房屋。被选中的参与者,可以进去住6星期,探索不同的兴趣爱好,结识新朋友,并在乡间放松身心,为韩国人提供「重新出发的机会」。

21 岁的青年朴昭彬小姐,最近辞去兼职的数据处理工作,申请搬进Don't Worry Village。

她曾为准备履历而通宵加班3 晚,但是经过多轮面试后仍然是失败。朴小姐说,许多年轻的韩国人认为,「一次失败,意味着你的一生都是失败的」。

她思考过后,眼下目标是重返学校,并成为音乐制作人。她最初选择提前工作,而不是先取得大学学位,就是因为找到了一份稳定而且薪水高的工作,这是难得的成就。

但是她说:「随着时间过去,我感到自己缺少了一些东西,开始羡慕妒忌那些上过大学,追求梦想的朋友。」

附: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点赞转发,支持我继续创作,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