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近日,“閱響坪山”—2018年坪山區·文學精品有聲閱讀系列活動之《老人與海》與我們的人生閱讀推廣在金龜社區黨羣服務中心開講。據悉本系列活動是由坪山區文體旅遊局主辦,坪山區各社區黨委協辦,深圳市壹書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本次閱讀推廣的主題是:《老人與海》與我們的人生,主講人爲壹書優秀閱讀推廣人任東勝先生。

本次活動得到了金龜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用任先生的話說就是老中青三代齊聚一堂。想要了解其書,先了解作者其人。任先生首先向大家介紹了作者海明威參加過二戰等不同凡響的人生經歷,及他獨創的簡潔流暢、清新洗練的文體,和他作品中的各種“硬漢”形象。《老人與海》中的主人公聖地亞哥無疑就是海明威筆下最具代表性的硬漢。

聖地亞哥面對浩瀚的海洋,兇猛的大馬林魚和兇惡的鯊魚,惡劣的氣候和多舛的命運,表現出頑強的毅力和必勝的信心。在英雄與環境的鬥爭中,聖地亞哥是一個失敗的英雄。然而在對待失敗的風度上,他贏得了勝利。在他身上,具有超越的人格力量,是一個精神上的強者。無論是84天的“背運”,還是在與馬林魚博鬥“感覺到自己要垮下去的時候”,他“還要試它一試”,還要“忍住一切的疼痛,抖擻當年的威風,把剩的力氣統統拼出來”。更主要的是從他的搏鬥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那高傲、堅強的精神,看到了一個真正的硬漢形象。

任先生向大家介紹了爲什麼《老人與海》會是海明威的文學作品?其實這是作家偶然聽說的一個古巴老漁民的故事,敏銳的文學感知力和高超的文學創作技巧加上最重要的人文關懷,海明威把它演繹成了激勵無數人的文學經典。 《老人與海》雖然故事簡短卻寓意深刻,寫的是老漁夫聖地亞哥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在第85天的時候發現了一條重量超過1500磅的大馬哈魚,並開始了長達3天3夜的搏鬥,大魚才終於筋疲力盡浮上水面,被他殺死。但在歸程中卻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時只剩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任先生說《老人與海》一部寓意深遠的古典悲劇式的小說,也一部英雄主義的交響曲。爲什麼海明威不讓老人最後獲得勝利呢?這樣不是更加能體現英雄的偉大嗎?老人的故事不僅象徵着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且象徵着整個人類堅不可摧的精神。在現實中,他雖然失敗了,但在精神上,他卻是勝利者,他那頑強搏擊的精神,展示了人的高貴和尊嚴。遍顧所有的人生,誰沒有經歷過失敗呢?哪怕再成功的人。失敗的原因可以不盡相同,但無論如何失敗總是一個讓你難以承受的打擊。再出海,你就會有勝利的希望。這種險惡的人生環境和這種堅韌的人生態度,正是這部作品越來越吸引人的原因。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故事中老人曾說:“不過人不是爲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這句話讓人想起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貝多芬曾經說過:“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征服。”他們說明了英雄的含義,生命的意義。而文中的這句話也點明瞭文章的思想:人要勇敢地面對失敗。從這個方面看,這本書不是寓言,也不是童話,而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勝利在這部小說裏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的生命價值,老人敢於挑戰極限,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不得不讓我們敬佩,他所帶給人類的是一種自信,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講座結束後有居民談到領悟了本次活動的主題:《老人與海》與我們的人生。就像書裏說的那樣:“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對失敗屈服,一旦屈服,那麼所有夢想都不會實現,這在現實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義,而我們的人生就像老人出海捕魚一樣,會出現那樣勇敢地去面對,即使沒有成功,也不會因爲沒有努力而給人生留下遺憾,我們也會是生活的強者,我們的生命也會因爲我們付出了努力而精彩。(通訊員 朱春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