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塔(靈谷塔)

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位於南京城東郊中山陵園,鐘山風景區靈谷景區內。入葬將士包括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內戰中的陣亡將士代表。是民國時期的中國國殤墓園,國家級烈士紀念場館,中國大陸原紀念抗日戰爭陣亡將士的大型烈士陵園,也是中國近代規模最大的紀念性公墓建築羣。

1929年國民政府爲告慰陣亡將士英靈,在即將竣工的國父中山陵陵區範圍內,確定以明靈谷寺舊址爲陣亡將士公墓墓址,將公墓建在陵區內。但因陣亡名額太多,公墓不能全部容納,經籌備委員會研究,決定採用“代表葬”法,以師爲單位,從每個軍階陣亡將士中抽籤選出一名代表入葬。

陣亡將士公墓基本沿襲明靈谷寺原有格局,由紅山門、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牌坊、祭堂(今無樑殿)、革命紀念館(今松風閣)、陣亡將士紀念塔(今靈谷塔)和陣亡將士公墓第一、第二、第三公墓組成。

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

明孝陵石像生

丹陽萬壽塔

萬壽塔位於江蘇丹陽市東雲陽鎮寶塔灣。原名萬壽塔,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1987年修塔頂時發現明崇禎十年(1637年)鑄文,刻有“萬善塔”字祥。後改名萬善塔。

萬壽塔是一座木檐樓閣式磚塔。平面八角形,7級,塔總高46.65米。塔身外八形,室內爲方形,上下交錯。塔內方室四面各開一門,外八面間隔一面開一門。第五層八面各開兩個長方形龕洞,第六層塔室下中豎立一根塔心木柱,經第七層,直至屋頂。1985—1987年進行全面修繕,恢復了該塔明代風貌,成爲目前古城丹陽最高標誌。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中山陵全景

南京中央廣場

南京音樂堂

光華門

圖文| 陳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