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團市委副書記、市青聯主席鄔文鈞說:“近年來,團市委、市青聯積極助力我市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了‘領頭雁’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培養計劃、大學生‘三下鄉’農村社會實習實踐等系列主題活動,支持青年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打造青農優品品牌鏈,引導青年人才‘上山下鄉’,助推鄉村產業振興。團市委書記劉航宏介紹,我市吹響了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號角,作爲黨領導下的青年羣團組織,團市委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最大限度團結引領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爲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貢獻青春力量。

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黨和國家既把青年視作未來的創造者,重視青年的長遠發展,又關心青年的現實需求,把青年看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生力量,把促進青年發展放在更加優先的地位。

去年以來,團市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爲青年馳騁思想指引更堅定的方向,爲青年實踐創新搭建更廣闊的舞臺,爲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豐富的機會,爲青年建功立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我市廣大青年正把個人理想融入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時代主題,書寫更加精彩的人生。

團市委匯聚青春力量,引領惠州青年跟黨走助力國內一流城市建設

4月29日,由團市委主辦的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青年新詩會在市區合江樓舉行。

聚焦主責主業

引領廣大青年 聽黨話跟黨走

“惠州青年我們一起來,是你讓我憧憬着未來,夢想舞臺,迫不及待!”去年,一首由團市委指導發行的原創歌曲《惠州青年快起來!》在本地青年的朋友圈成爲網紅歌曲。該曲結合了Blue、搖滾、R&B、饒舌等音樂元素,是一首青春激昂、朗朗上口的本土青年音樂作品。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加強思想引領,是有着強大動員能力的共青團組織的拿手本領。團市委書記劉航宏介紹,我市吹響了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號角,作爲黨領導下的青年羣團組織,團市委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最大限度團結引領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爲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貢獻青春力量!

在線上,團市委指導創作了《惠州》《惠州青年快起來!》兩首原創歌曲,唱響惠州青年好聲音;推出抖音短視頻政務號,送元宵慰問快閃、惠州華服節等短視頻收到萬餘次點擊量;有15萬餘粉絲量的“惠州青年匯”公衆號,策劃青創業、一束光、青年說等原創文章50多篇,選樹了一批身邊的優秀青年榜樣;團市委推出“仰望先生的背影”青年大學習線上平臺,獲得廣大團員青年的青睞。

在線下,面向中小學生,團市委開展“爭做新時代好隊員”主題隊日等活動,覆蓋全市200多所中學、中職(專)和22萬青少年學生,引導他們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情感認同;全新開設中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暨團學骨幹訓練營,培養首批200名中學生“愛馬士”(熱愛馬克思主義的人士);面向大學生,普遍開展“燈塔工程——大學生思想引領工程”“與信仰對話”等宣傳教育活動近300場,參與人次超過2萬,引導他們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性認同;面向社會青年,在全市範圍選拔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組建“惠州市青年講師團”,常態化深入基層、走近青年,激勵和引領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面對港澳青年實施“青年同心圓”計劃,開展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等10場同心圓活動,吸引1000多名港澳青年參加。

團市委匯聚青春力量,引領惠州青年跟黨走助力國內一流城市建設

“愛讀書 不服輸”粵港澳大灣區惠州青年系列文化活動啓動儀式現場。

聚焦中心大局

引領青年助力國內一流城市建設

韋廣超,惠州市大亞灣衆創空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共青團大亞灣區委兼職副書記。在團惠州市委和團大亞灣區委的指導下,去年4月,他所運營的衆創空間“創業壹號”被認定爲惠州市首家青年創新創業示範基地。“我從一個創業者逐漸轉變爲一個創業平臺的打造者,爲大亞灣青年創新創業貢獻力量。”韋廣超說。在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征程中,衆多創新創業青年躍躍欲試,這一平臺也成爲團市委服務青年成長髮展的重要載體。

劉航宏介紹,近年來,團市委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通過成立青年創業導師智庫、開展系列青年創業培訓、主辦青年創業大賽等措施,有效鼓勵和幫助了一批有意願、有能力的青年通過創業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團市委已整合資源建設了13家青年創新創業基地,300多個創業項目在基地中孵化成長。爲了幫助解決我市青年創業過程中的資金困擾,團市委成立的“中國青創板”惠州運營服務中心,已推薦25個項目上“中國青創板”掛牌展示,幫助2個優秀的創業項目共獲得300萬元社會融資。

五月的龍門縣麻榨鎮坑口村,上一季楊桃即將收尾,果園裏只剩下一棵棵碧綠的楊桃樹。在麻榨鎮,“楊桃妹”這個名字家喻戶曉,它不僅是當地頗具影響力的優質楊桃品牌,也是農戶對其創始人張映萍的稱呼。在助力鄉村振興上,團市委推出了“領頭雁”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培養計劃,“楊桃妹”就是該計劃培養的人才之一。在團市委等有關部門的幫扶下,張映萍打造了“楊桃妹”品牌,線上線下把楊桃賣到了省內外,成功解決了當地楊桃滯銷問題,帶領農戶走上致富路,促進了麻榨楊桃產業的發展。

團市委副書記、市青聯主席鄔文鈞說:“近年來,團市委、市青聯積極助力我市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了‘領頭雁’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培養計劃、大學生‘三下鄉’農村社會實習實踐等系列主題活動,支持青年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打造青農優品品牌鏈,引導青年人才‘上山下鄉’,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5月2日上午,惠州市義家人志願服務總隊40多名親子志願者再次來到西湖,沿湖徒步並清理沿途垃圾。每逢天氣晴好的週六、日,“義家人”親子志願者的身影就活躍在惠州西湖、東江公園、北湖公園、濱江公園等水域景區,開展“河小青”親子志願服務。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生態環境。助力生態建設方面,團市委依託“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青”專項志願服務行動,建立市、縣、鎮三級“河小青”志願服務工作體系,重點圍繞河湖生態保護,開展水質監督、垃圾清理、巡河護河、文明勸導、植樹綠化等環保志願服務活動,引導青少年和社會公衆參與生態環境建設。截至日前,7個縣(區)、56個鄉鎮全部組建了“河小青”志願服務隊伍,在東江干流、西枝江、公莊河、增江、沙河、淡水河、潼湖水7大水系流域,以及惠東、大亞灣海域共開展“河小青”線下活動177場,5920人次參加。

團市委匯聚青春力量,引領惠州青年跟黨走助力國內一流城市建設

“河小青”志願服務隊常態化開展環保志願服務活動。

聚焦服務職能

助力青年實現美好生活嚮往

去年12月12日下午,“青春路上·與你同行”青少年人際交往工作坊活動在惠陽高級中學活動室舉行,學生們爽朗的笑聲不時傳來,30名學生在社工的引導下,通過遊戲互動等方式學習青春期男生女生在交往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去年以來,這樣的一幕在我市校園中經常可以看到。

針對青少年成長剛需,團市委精準設計服務項目,從去年6月起,團市委聯合多個單位在全市中學、中職(中技)試點學校實施“青苗護航——惠州市青少年健康成長守護工程”。該項目注重整合多方資源,豐富服務內容,強化青少年成長服務和權益維護,整合公檢法專業力量開展“法德大講堂”活動,引入專業律師力量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引入駐校社工開展青少年“心靈陪護”工作。僅僅半年多時間,該工程在惠州一中高中部等10所學校開展各類活動68場次,直接服務青少年學生7400多人次,覆蓋我市近3萬名學生,提升了我市青少年成長服務水平。

“感謝‘圓夢計劃’,不僅讓我圓了大學夢,更讓我認識了很多和自己一樣執着追求夢想的人,通過學習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新的崗位我將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實現自己的價值,成爲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已是兩個孩子媽媽的林美珠,通過“圓夢計劃”在職場上取得了新突破。林美珠一直好學,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瞭解到團市委推出的“圓夢計劃”,報考了2015年秋季社會工作(專升本)專業,她一邊學習一邊照料剛出生的二孩,兩年半的時間裏她完成了所有學科,也取得了優秀成績,並於去年底順利畢業。

林美珠是通過“圓夢計劃”改變人生軌跡的典型之一。近年來,團市委針對青年教育需求,開展了“圓夢計劃”,每年籌集資金100萬元、資助1000名優秀新生代產業工人,以遠程、函授等方式參加大學學習,提升綜合素質,幫助他們打開職業人生新天地。

聚焦改革創新

惠州團組織改革經驗向全省推廣

打鐵還須自身硬,從嚴治團是新時代共青團深化改革的重點。去年以來,團市委從嚴從實抓基層團組織建設,不斷提升團的組織力、向心力。全面完成了團省委要求的各重點改革任務,在時間和成效上走在了全省前列。率先完成團幹配備工作,市縣兩級團組織共選拔67名優秀青年擔任掛(兼)職團幹部;率先改革鄉鎮(街道)團組織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實現了鄉鎮團委獨立設置、團幹專崗專設。這項工作得到了省委組織部和團省委的充分肯定,並把惠州的做法向全省推廣。

同時,團市委以“智慧團建”爲總抓手,紮實做好團員在線報到、團組織關係轉接、在線繳納團費、獎懲錄入等基礎工作;深入開展“區域化團建”工作,全市71個鄉鎮(街道)團委打破地域、行業、層級、所有制界限,成立區域青年共建委員會,打造了“一區域一特色”區域工作品牌,全市基層團組織的活力、凝聚力持續提升。

來源:惠州日報

記者:馬海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