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3 09:18 | 杭州日報

圖片來自網絡

11月9日,從江蘇來杭州旅遊的趙女士和朋友來到了拱墅區中天西城紀小區網約房服務大廳,經過租客信息登記後,趙女士一行刷臉辦理了入住手續,隨後用身份證刷開了酒店式公寓的房門——50多平方米的複式房屋乾淨整潔,裝修設計也很年輕化,鍋碗瓢盆一應俱全。“我以前在拱墅區上大學,這次來杭州要待上五六天,這套房子我是在網上訂的,感覺很安全,辦理入住也很快捷。”趙女士說。

趙女士租住的網約房依託互聯網進行交易,因交易對象中不乏使用虛擬身份者,所以,房東對租住人員真實身份、實際租住人數等情況時常難以覈實,存在安全隱患。今年5月,有一名房東向拱墅警方報警稱,有租客將他名下一套網約房中的電視機、冰箱搬走,損失3000元左右,但因爲租客未進行實名登記,警方難以對其展開追查。“網約房這一業態介於旅館和出租房之間,在管理上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導致我們存在執法難、取證難的問題。”拱墅公安分局副局長劉海清說,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今年7月起,拱墅警方將網約房納入酒店式管理。

要管好網約房,拱墅警方首先在構建標準框架上下工夫。劉海清介紹,分局成立了工作專班,制定行業准入標準,從源頭上控制具有安全隱患的房屋流入市場。同時,規定租客網上訂房後,必須在線下履行總檯登記、身份驗證、門禁把關等標準流程,入住人員身份因此能被警方準確掌握。以趙女士爲例,她和朋友在登記個人信息時,掃描了“杭州市居住證服務平臺”二維碼,幾分鐘內,平臺就自動完成了流動人口信息報送。

另外,拱墅警方還對已有的網約房進行摸底排查,並建立了專業大數據分析模型。“對於不符合硬件要求、違規違約經營的網約房,我們依法予以處罰,而一年內被約談3次以上,或被公安、消防、住建等行政機關處罰2次以上的房東將被納入‘黑名單’。”劉海清說,“我們還會定期組織警力,對網約房較爲集中且易滋生違法犯罪的酒店式公寓開展剖析式清查行動。”

拱墅警方統計,今年以來,分局已處罰不合規網約房房東19人,查處酒店式公寓內涉黃案件13起。

(原標題《網約房如何更安全?拱墅打造出租房酒店式管理新樣本》,原作者鍾瑋 通訊員 李文。編輯張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