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5 09:40 |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陈民权 郑语婷 周一 李济沅 摄影 郝唯杰

作为欧洲首个对华免签的国家,塞尔维亚的人对于中国的印象究竟如何?

浙江大学“致远”计划赴塞尔维亚实践团“暴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通过街采的形式记录当地人眼中的“中国印象”。

采访结果更是精彩不断,戳下方视频,具体内容抢先看!

问题1: “当你听到‘中国’,脑子里最先出现的是哪个词?”

提示:如果你只想到熊猫那就错了哦~

问题2:“你的手机是什么牌子啊?”

提示:苹果?三星?华为?请一定要大开脑洞!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产电子产品愈发成为了国际市场的宠儿。手机在人群中有着极其广泛的持有率,作为电子消耗品,其迭代更新速度更是快于传统家电。实践团以手机品牌为切入点,了解国产品牌的国际表现。

受访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正在使用中国品牌的手机,华为、小米、联想、一加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而关于其使用体验,受访者对中国品牌手机的功能和质量更是赞不绝口,甚至主动掏出手机向实践团同学展示。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大浪潮下,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品牌正远销海外,并赢得在国际上好评。

问题3:“你吃过中餐么?”

提示:贝尔格莱德“中餐厅”酷似国内“肯德基”。

塞尔维亚许多城市分布着中国餐馆,虽在口味上会根据当地喜好进行些调整,但宫保鸡丁、咕咾肉等中国特色菜还是相当有市场的。

问题4:“告诉我,你(华人)选择塞尔维亚的理由是……?”

提示:免签方便,风情吸引。

实践团在共和国广场偶遇了不少中国人。一对来自深圳的小情侣直奔塞尔维亚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蜜月旅行,在贝尔格莱德的两天行程中,当地人民的热情令他们倍感温馨。他们说,中塞免签政策的落实是吸引他们来此地旅行的主要原因,摆脱了繁琐的签证流程,拿上护照说走就走。

在采访中餐馆“功夫”餐厅老板杨芳霞过程中,实践团了解到,这已经是她在贝尔格莱德居住的第十年,她立志要让人们在塞尔维亚这片异国土地上也能尝到最地道的中餐。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免签政策的落实,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塞尔维亚寻找商机,中国游客的数量也是稳步提升,她的生意也是越做越红火,事业越干越有劲头。

中塞友谊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电影《桥》中的主题曲《Bella Ciao》依旧耳熟能详。采访的过程中,同学们既能真切感受到当地民众对于中国的友好与热情,也能感受到华人朋友对塞尔维亚的认可与喜爱。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延伸,免签政策的推行落实,中塞两国必将在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展开更加全面而深入的合作。

本次“2018浙里正青春·大学生暑期实践成长营”活动由浙江新闻客户端主办,更多精彩实践报道请下载浙江新闻客户端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