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4月29日電 題:“縣長直播帶貨”成中國“雲端”扶貧新潮流 作者 楊佩佩 高雨晴 “今天陽光明媚,在這窯洞大院,風一吹杏花飛舞,黃小米粥配甜糯玉米,真是靜樂好生活啊!”日前,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縣長王昕在獨具特色的窯洞大院中進行直播,推薦靜樂優質雜糧。 直播現場,王昕變身美食專家和營養專家,詳細介紹每種雜糧食品的營養價值和食用方法。其間,還不忘給網友教授煮小米的小竅門——水響下鍋,最後還現場製作了山西傳統麪食小喫莜麪栲栳栳。 截至當晚10時,直播共吸引觀衆超過93萬人次,9萬斤糯玉米、小米、藜麥等雜糧被搶光,爲當地商家和農戶帶來銷售額近40萬元(人民幣,下同)。 在山西,同王昕一樣的縣長“主播”還有很多,他們各出奇招,實力“帶貨”,爲當地民衆和企業增收。印象中說話嚴肅的縣長們,有的穿上特色服裝,有的上手做菜,有的高歌一曲,紛紛在直播間用“網言網語”推介地方特色產品。 晉中市和順縣副縣長李朝龍變身“帶貨喫播”,現場品嚐老陳醋;長治市沁源縣縣長徐計連用網絡潮流用語和歌聲帶動直播氛圍,並攜全家爲黨蔘、艾條等當地特產代言;運城市萬榮縣副縣長宋曉英當起美女“主播”,與網紅主播“八斤”報菜名說唱詞+花式蘋果喫法…… “縣長直播帶貨”模式在中國正成爲新潮流,不僅助力各地精準扶貧增收,還成爲疫情下破解農產品滯銷、企業復工難等問題的“快捷鍵”,刺激當地產業復甦。 連日來,浙江、福建、海南等地的縣長們均通過直播帶貨,拓展產業發展新渠道,刺激產業復甦。中國產茶大縣、名茶“鐵觀音”發源地福建省安溪縣代縣長吳毓舟在直播中化身“帶貨達人”,爲全球網友傾情推介“安溪鐵觀音”;作爲外貿大縣的浙江省安吉縣,其常務副縣長潘鳴在直播間推薦竹涼蓆、椅子等當地工農業快消品……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近日透露,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爲當地產品“代言”。衆多網友也爲縣長們點贊,“和我想象中的縣長完全不一樣,很接地氣,領導幹部帶貨,我買着也放心,‘買它買它買它’……”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直播中,基層幹部尤其是像縣長、鄉長、第一書記這樣的領導幹部積極參與,對互聯網運作方式可以有更具體、更深刻的認知,這種良性互動對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