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的《南乡子》: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苏轼,号东坡居士,他的作品题材十分广阔,而且清新豪放,他擅长用夸张和比喻,可谓是别具风格。接下来,笔者跟大家分享的是他的《南乡子》: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读苏轼的《南乡子》: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回头一望,只看见乱山纵横,却看不见城里的人,映入眼帘的只有杭州城。想要知道谁能像临平山上塔那样深情和笃定呢?总是高高地挺立着,欣然地迎接客人,怅然送客人远行。归去地路途只有我一个人,晚风中多了几分凄清。夜里睡觉也是在思念,睡也睡不着,梦夜梦不成。料想夜已经深了,灯光也残了,只有微光莹莹。窗外秋雨已经停歇,但离情和泪水却不会停止。

读苏轼的《南乡子》: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这首词作者从人生当中的聚餐展现出的特定环境中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送别之词,牵扯到送行和被送行的人,联系双方感情的是作品好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只有存在与双方感情深厚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完美的艺术手法把它表现出来,不仅仅是应酬而已,苏轼说的更多的是与朋友的友谊。

这首词从回顾苏轼与友人在一起共事的美好时光,那时候他们还在杭州城,虽然这是即景之笔,却在这里拟写出一回首想到的无限美好回忆,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惜别之情。

读苏轼的《南乡子》: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居人”二字含蓄委婉地反映出以前在杭州上任的时候他们实行的一些爱民措施,还有离去时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当然还有眷顾。这样一种从眼前之景落笔从而展开来写,由景至情,不仅会让读者感到十分亲切,还会增加这首词的深度。

紧接着,作者些写了临平山上的塔,还是从眼前景来写的,实际上是用客观无知的事物来衬托词人主观上的情感。“谁似”二字既包含了词人不能像那耸立不倒的塔,可以目送友人离去,心中的遗憾,有反映出词人不能无动于衷地送客人来送客人走,毫无感情的做法词人是做不到的。

读苏轼的《南乡子》: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他看到友人离开,从此便陷入了无尽了哀伤之中。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迎接友人和送别友人的现实。下阙承接上阕,用塔的无情来衬托自己送别友人时的深情,然后词人从正面和实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词意可谓是似断似续,简直是妙笔。“晚风情”,友人既然已经离开了,词人只好按照原路返回。来的时候他和友人一起,一路上聊了很多,回去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心中无限凄凉。,惜别的情思从此绵绵不绝。“梦不成”和“泪不晴”,这都是实写词人陈述往事时对友人的思念,这里有一个递进与深化的过程。

读苏轼的《南乡子》: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同时,作者在词环境氛围,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上也非常成功。“梦不成”指的是初秋的寒意,这里也能衬托出环境的凄清。“泪不晴”,在微弱的灯光之下,说雨停了但词人自己的眼泪却流个不停,睡不着觉。想要让自己睡着谈何容易呢?想要进入梦境也是做不到,这样一来便更加展现出人物形象的孤寂和思念友人的那份深情。

整首词从一反一正、实虚结合中,用通俗直白的语言表现出词人不忍友人离开,送别友人之后心中很是不舍。整首词没有用典故,也没有任何藻饰,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充满着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让读者耳目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