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学校,学生宿舍楼全部建起了浴室、卫生间,学生住宿更舒适、更温暖,学校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等专用教室配置齐全。学生在教室里面就能够共享网络教学,上课也非常方便,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每谈起学校发生的变化,河神庙寄小的教师们感慨万分,而这只是屯留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屯留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教育强县”“人才兴县”战略,把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持续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倾全县之力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奏响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最强音,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化领导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屯留县认真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成立了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工作领导组,明确了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总框架”、“时间表”和重点任务、责任主体、保障措施。出台了《屯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屯留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绘就了发展蓝图,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学校布局调整科学合理。认真落实政府教育责任督学制度,学校的规范办学、校园文化、队伍建设、素质教育、安全管理等重要指标实现了督导全覆盖,形成了“四套班子合力谋均衡、各级各部门全力促均衡”的共识,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屯留县始终坚持把保障教育经费支出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了“两个提高”“三个增长”、教育费附加征收拨付、转移支付等相关政策。

优化布局 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项目上抓规划、布局上抓优化、硬件上抓配套,屯留县把优化布局作为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关键,全力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条件。为了切实解决县城小学“入学难”的问题,坚持新建与改扩建学校双管齐下,总投资1.1亿元新建了两所县城小学,结合旧城棚户区改造,为屯留五中和城关小学划拨43.9亩土地,改造了学生操场,满足了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的需要。采取农村就近就优相结合优化布局原则,全县中小学校从2014年60所调整为现在的42所。其中,中学从11所调整为9所, 小学从49所调整为33所。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总投资1.62亿元,对64个项目校进行了校舍维修改造,全县中小学校校容校貌大为改观,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强基固本 教师素质整体提升

为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屯留县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突出抓好教师补充,2015年以来共招聘中小学教师286名,其中音、体、美等教师135名,这些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全部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为农村教育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出台了《屯留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2015年以来交流校长34名,教师274名,交流比例超过了省定目标。为切实提升全县教师素质,屯留县突出抓好教师培训,按照“分学科、分学段、分层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累计培训教师9000余人次,培训校长300余人次,并邀请市级以上名师开展讲座15次,还聘请了4名外教开展了英语口语专题培训。同时,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联盟校实施方案》,全县建立起初中2个、小学4个盟区,开展联片教研活动,达到“县域带农村、强校带弱校、校校联合”的目标。

创新机制 全力办好优质教育

牢固树立全面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注重特色办学和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和创新学校素质教育新途径,使素质教育更具体、更生动,全县涌现出了一批足球、乒乓球、跳绳、腰鼓等特色学校,积极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努力办好公平教育,建立起“控辍保学”机制,先后出台了《屯留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屯留县教育科技局关于实施阳光均衡编班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严格控制择校、择班,为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了均等机会。创新教学管理,建立健全了以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同时狠抓校园安全,建立健全了县人大、政府、政协联合大检查机制,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牵头重要时段检查学校安全机制,教科局全员参与联片包校机制,每月开展夜查突查机制等“四大机制”,筑牢学校安全防线。

美丽的校园、宽阔的操场、设施齐全的专用教室、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办高质量教育、办城乡一体教育的发展理念已在麟绛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来源:屯留县新闻中心 李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