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瀰漫性外耳道炎

診斷要點:耳癢、耳悶。外耳道腫脹、膿性分泌物、結痂。鼓膜混濁、增厚。

檢查常規:清理外耳道,窺耳鏡檢查,儘可能檢見鼓膜,必要時用內窺鏡檢查。

2、外耳道溼疹

診斷要點:局部瘙癢,外耳道皮膚增厚、脫屑、流水。

檢查常規:清理外耳道、窺耳鏡檢查,儘可能檢見鼓膜,必要時耳內窺鏡檢查。

調整飲食:喫清淡飲食,保持胃腸道機能正常,忌飲酒,避免具有較強變應原性的食物,如蝦、蟹等,停用奶製品。避免騷抓。禁用熱水、肥皂等清洗,禁止用刺激性藥物。急性期、亞急性期禁止接種各種疫苗。

3、外耳道真菌病

診斷要點:耳癢、耳痛,耳道流水、流膿。外耳道壁及鼓膜上可見白、灰、黃或煙黑色黴菌苔。

檢查常規:清理外耳道,窺耳鏡檢查,儘可能檢見鼓膜,必要時耳內窺鏡檢查。

4、外耳道耵聹

診斷要點:耳悶、聽力下降,多發生於耳道進水後。耳道內可見棕黑色團塊物。

檢查常規:音叉檢查爲傳導性耳聾。細心的取淨後窺耳鏡檢查,儘可能檢見鼓膜,必要時耳內窺鏡檢查。本病需與外耳道膽脂瘤鑑別。

5、外耳道膽脂瘤

診斷要點:外耳道灰白色鱗狀堆積物,與外耳道皮膚甚至骨壁相貼,不易分離。間有臭味膿性分泌物。

檢查常規:音叉檢查爲傳導性耳聾。局部麻醉、或全麻後方可清理膽脂瘤上皮。乳突CT片檢查病變有否侵及中耳、乳突腔。

6、耳廓假性囊腫

診斷要點:耳廓囊性腫塊。無明顯疼痛。可以逐漸增大。

檢查常規:在無菌的條件下,用5毫升注射器抽出淡黃色液體。

注意事宜:如果石膏加壓時出現發熱、疼痛等,馬上去掉石膏。繼發感染時,全身應用抗生素。局部可以採用紅外線照射。

7、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乳突炎

診斷要點:

1、單純型,間歇性流膿,鼓膜緊張部中央穿孔,傳導性聾。

2、膽脂瘤型,持續流膿,量可多可少,有臭味。鼓膜鬆弛部或緊張部後上邊緣穿孔。傳導性聾或混合性聾。

3、壞死型,持續流膿,常有臭味,邊緣穿孔或緊張部大穿孔。鼓室內有肉芽或息肉。多爲混合性聾。

檢查常規:音叉、電測聽檢查聽力損失情況,乳突CT、耳內窺鏡檢查病變範圍與程度。

8、分泌性中耳炎

診斷要點:短期內感到耳悶、堵塞感,時有耳鳴。外耳道無異常,鼓膜內陷、油狀混濁。傳導性聾,少數爲混合性聾。不能漏診鼻咽癌,一定要作鼻咽部CT!

檢查常規:音叉、電測聽檢查多爲傳導性聾,少數也可爲混合性聾。聲阻抗檢查,測試耳B型或C型曲線,鐙骨肌反射多缺如。耳內窺鏡檢查、鼻咽部CT檢查、頸部觸診排除鼻咽部腫瘤。兒童要檢查腺樣體。

9、耳咽鼓管功能不良

10、突發性耳聾

診斷要點:耳聾突然發生,常在數小時內迅速減退。部分患者有眩暈。外耳道、鼓膜正常。

檢查常規:音叉檢查初步診斷爲感音性耳聾,電測聽檢查聽力下降程度與範圍。聲阻抗檢查,測試耳鼓室圖與鐙骨肌反射正常。內聽道或頭顱CT須排除中樞源性病變。

江陰中山北路惠耳聽力中心地址:江陰中山北路43號

服務電話:0510-86882989    18020511319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