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每日邮报》11月23日报道,位于马来西亚婆罗岛东部沙巴州的动物保护组织宣布,一头名为艾曼(Iman)的25岁雌性苏门答腊犀牛因子宫肿瘤压迫膀胱无法治愈而死亡。它的死亡标志着苏门答腊犀牛在马来西亚境内彻底消失。

人工繁育失败;最后一头雌苏门犀去世,该物种在马来西亚灭绝

英国《每日邮报》11月23日报道,位于马来西亚婆罗岛东部沙巴州的动物保护组织宣布,一头名为艾曼(Iman)的25岁雌性苏门答腊犀牛因子宫肿瘤压迫膀胱无法治愈而死亡。它的死亡标志着苏门答腊犀牛在马来西亚境内彻底消失。

此前,该机构圈养了另外一头雌犀牛和一头雄犀牛。但它们分别于2017年和今年上半年死亡。

人工繁育失败;最后一头雌苏门犀去世,该物种在马来西亚灭绝

艾曼于2014年来到该动物保护中心,入园时已被诊断出患有癌症。沙巴州环境部长克里斯蒂娜·莱维(Christina Liew)表示,5年来它得到了精心照料,但突发性大出血几次险些夺走它的生命。她说:“我们知道它有一天会离开,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早。”

通常,野外生存的苏门答腊犀牛寿命为30至45年。

人工繁育失败;最后一头雌苏门犀去世,该物种在马来西亚灭绝

苏门答腊犀牛是目前仍存于世的、体积最小的犀牛品种,也是唯一的双角犀牛。它们主要生活在苏门答腊岛和西马来西亚的雨林中。曾经它们也有庞大的种群,甚至游荡到印度。但由于偷猎和栖息地减少,它们目前仅剩80余头、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品种。

人工繁育失败;最后一头雌苏门犀去世,该物种在马来西亚灭绝

在不丹、老挝、泰国等国家,苏门答腊犀牛已经灭绝。如今这份名单上,又要增添一国:马来西亚。此后,苏门答腊犀牛的栖息地仅剩原产地印度尼西亚。

为了保护这种动物,马来西亚做出了很多努力,研究人员甚至收集了艾曼的卵细胞。2011年起,该国开始进行苏门犀人工繁育项目,可惜至今颗粒无收。

图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