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就是不懈地追求最有价值的生命质量。参加工作三十四年来,刘世忠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以过硬的工作成绩赢得组织和群众的肯定,先后多次获得市、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敬业实干勤钻研——

他的手里“无难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世忠先后在乡镇、县直多个部门工作,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作态度,每次面对陌生的工作和业务,都要求自己迅速进入角色,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和提高业务水平。刘世忠常说:“干就干出个样,不能做门外汉。”

刘世忠离开乡镇工作的第一站是县粮食局,时逢全国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这是国务院及省、市政府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一项涉及面广、十分复杂难办的工作。刘世忠就恰恰具体分管这项工作,他一头扎进业务书籍里,一面抓紧学习业务,一面尽快掌握改革政策,组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按时完成改制任务。俗话说,做人的工作是最难的工作。在改革期间,部分职工由于多方面原因,情绪很不稳定,不断到粮食局上访。最多的一天,刘世忠接待来访职工71人次,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多数问题都得到解决,部分棘手问题也得到较好控制,没有出现一起到县以上越级访和集体访的情况。同时,为积极做好善后工作,刘世忠积极主持制定了《关于老职工和特殊人员安置管理的规定》《关于职工住房问题的处理意见》《关于企业改革后留守人员的管理》等文件,并加以落实,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这次改革中,县粮食局在没有花县财政一分钱的情况下,实现了相关人员的稳定分流,未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全市改革现场观摩会在临朐召开,省、市政府检查验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

由一斑而窥全豹。多年来,经他的手化解过一大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解决了很多复杂棘手的“难事”,处理过不少刻不容缓的“急事”,但不论是什么样的事,到他手里就都没了“事”。近年来,他先后参与了兴隆东路、燃气热力片区等6个城市片区搬迁指挥部的工作,具体靠上完成了泥沟子村、燃气片区各企业、商业经营业户、南关新村等片区的搬迁任务,全部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正是有着“过硬”的本领,今年9月,县领导再次点将,刘世忠又进驻海岳新区搬迁指挥部,负责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搬迁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

村“两委”换届工作是农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政策性强,法定程序多,要求严,有着多年乡镇工作经验的刘世忠虽参与过多次,但2014年村“两委”换届,是他到县民政局工作后,作为指导全县村“两委”换届工作具体分管负责人面临的全新挑战。要指导别人,自己必须先做到“门清”。为了尽快熟悉掌握业务,他“笨鸟先飞”,每天加班加点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逐字逐句进行了重新学习,碰到拿不准的问题和环节,他和大家一起查找相关法律规定,集中进行探讨,坚决弄明白,直到融汇贯通,烂熟于心。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研判,在全市率先制定了我县《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规程》,先后培训民政干部和镇(街、园、区)换届选举工作人员8批、1430多人次,为保障选举的顺利有序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选举期间的5个多月,他从未休过一个周末或节假日,特别是集中换届期间,他整天忙着解疑释惑,指导各镇(街、园、区)精心组织实施,依法依规操作,经常忙到深夜。随着连续三届没有进行“村两委”换届的城关街道西坦村顺利选出“村两委”班子,全县350个中心村(居)的换届选举全面完成,这也是我县自1984年队改村以来所进行的11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中第一次划上圆满的句号。去年下半年,省政府部署了第12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此时,刘世忠已不再分管这项工作,县里考虑到他对这项工作比较熟悉,抽调他到县换届办工作,他二话没说就接受了这一任务。四个月的时间,经过认真细致、扎实高效的工作,农历腊月二十五日下午1点45分,寺头镇土门村最后一个难点村完成换届,标志着我县350个村(居)的换届工作又一次实现了“满堂彩”。

设身处地解民忧——

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对困难群众,他总是带着感情,换位思考,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寺头镇村民初某,儿子因车祸成为“植物人”,妻子需长年照顾儿子,初某又患了重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家庭陷入了困境。在进行低保核对时,却发现他名下登记有一辆二手车,不符合硬件规定,刘世忠获悉后,深入核实,根据政策精神,按规定程序单独为其子审批了低保,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初某的家庭困难。

“你只有真正把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在工作中多想想群众的疾苦,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无愧于心、无愧于群众,刘世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以城乡低保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为解决“人情保”“关系保”的问题,刘世忠一方面通过媒体、“明白纸”等向群众宣传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标准、程序、依据等,消除群众误解,另一方面牵头制定出台了《临朐县低保备案管理办法》《临朐县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临朐县最低生活保障民主评议办法》等11项制度,细化了具体的低保操作办法,严格规范入户核查、民主评议等关键环节,建立长期公示制度,积极争取成立了临朐县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他带领科室工作人员跑遍了全部镇街和有群众反映的重点村,指导他们按照新制定的规程进行审核,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有效提高了低保、救助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兴隆东路拆迁过程中,东城街道泥沟子村夏某家庭非常困难,仅有的两间房屋评估价值很低,置换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资金缺口也较大。刘世忠及时汇报拆迁指挥部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评估后仍差1万多元。经他多方奔走,几家企业慷慨解囊,才补齐了差价,让夏某顺利住进了新的安置房,他激动地直夸“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此后,刘世忠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对家庭确有特殊困难、一套标准宅基地院落的房屋评估价值不能置换80平方米楼房的,按照80平方米安置,差额部分由政府兜底,这条建议按照程序予以通过,作为一条新的政策执行,有效地保障了家庭困难拆迁户的权益,促进了拆迁工作的稳妥顺利进行。

面对群众的感激,刘世忠总认为是自己应该做的。这些年来,经他的手救助过的困难群众数也数不清,而他对自己总是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救助能为群众办点实事,全是国家的政策好。老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恪尽职守践初心——

他的事业“无终点”

刘世忠工作年限早已超过30年,像他这个年龄的同志,有的已退居二线了,在岗的有人也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工作劲头不如往前,但他却是本色不改,始终如一,无论哪项工作交到他手上,他总是千方百计抓出成效,形成特色。

为改善全县敬老院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存有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他多次向上级汇报我县情况,两年中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258万元,对10处敬老院进行了“4室”“2房”“1厅”“1气”“1卫”的改造,全部安装了监控、呼叫系统,老年人生活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近年来,对全县养老机构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用电用水等方面的检查,每次他都亲自带队,开展“拉网式”排查,每院必到。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以“零容忍”“零懈怠”的态度列出清单,落实整改人员、整改责任、整改措施,限期予以整改,确保各类安全隐患按期整改到位,为养老院中的老人们建立起一个安全、和谐、温馨幸福的生活环境。

亲朋好友有时劝刘世忠,“老刘啊,都五十好几的人了,干工作何必那么认真,说得过去就算了,也该歇歇了。”可刘世忠却说,“组织上安排我干,就是对我的信任,只要还在岗一天,我就干好一天。”

今年8月,台风“温比亚”强势来袭,导致全县多处桥梁损毁、公路崩塌、房屋被淹,造成我县237268人受灾,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5.18亿元。灾情就是命令,面对严峻灾情,刘世忠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带队到受灾最严重的五井、嵩山、冶源等镇了解灾情,指导镇村做好灾情核查、受灾群众救助和灾后重建等工作。在连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54岁的他和年轻人一样,每天中午就在办公室眯一会儿,晚上10点前从没有回过家,有时甚至忙个通宵。他凭着多年来对救灾政策的精准理解和熟练掌握,和相关科室人员一起坚守在岗位上,认真研究分析灾情,积极做好救灾资金和物资保障,牵头制定了规范高效发放救灾资金和物资、加强对镇村救灾工作的督导、建立完善救灾台账等多个工作方案,在准确把握上级政策精神、及时发放救灾款物、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意见建议,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的积极、稳妥进行,我县救灾工作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县民政局受到了省委的表彰。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刘世忠丝毫没有活思想,反而更加珍惜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他常说:“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我所热爱的事业,奉献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努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