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读者来信

木子李:

七年前,我和妻自由恋爱并结婚。刚结婚那会,我和妻很恩爱,且觉得,我们的婚姻最终可以白头偕老。但是,伴随着婚姻的行进,我们之间因为生活琐事的争吵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夫妻之间的审美疲劳。

在此情况下,我和妻都曾不止一次的提及过离婚,只是,从来都没有真正分开过。

近两年,我们一直呈现着分床睡模式,就算妻偶尔主动和我同床,都会被我生硬拒绝。我甚至有时会觉得自己好像已经不再需要生理需求,只是为了孩子,我们必须将日子过下去。

妻因为对我经营婚姻的态度有所不满,所以,就和一个网友建立了暧昧关系。他俩并没有见过面,只是想用这种形式来刺激我,让我对她重视。但是,我压根不吃妻这一套,并觉得她的如此行为就是精神出轨。于是,我也给自己找了情人,还故意把情人带回家。

因为这件事,我和妻打了一架。即便如此,我依然我行我素。最终,我俩离婚了。

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在我们离婚后,妻尽然选择了喝农药自杀,尽管被邻居发现后,赶紧送到了医院救治,依然没能保住妻的性命。

妻没了,意味着家彻底散了。

在妻离去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脑海里完全没有对妻‘生厌’的画面,反倒是很多和妻在一起经历的那些美好的画面。只是,妻现在连让我对她说一句对不起的机会都不给我。妻为什么就这么傻呢?

木子李答读者问:

在当今的婚姻中,很多夫妻感情都存在着一些病态:1)一不开心就吵架;2)对婚姻多了太多摇摆;3)喜欢用出轨报复出轨;4)离婚来的太草率。

当然,婚姻中的病态有大环境的因素,也有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予的溺爱导致的内心脆弱。

面对轻生的人,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描绘:很可惜;不值当;是不是傻。其实,都是心理有缺陷而导致的结果。

为此,关于当代人,我们会经常听到的几个词汇:抑郁、浮躁、不知所措。这三种情绪的呈现,其实都是内心脆弱的真实体现。所以,作为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不能只专注子女的学习成绩,还需要专注子女的心理健康。

人死不能复生,且很多人都是在失去之后才想再拥有。事实上,生活中也有很多’确实再拥有了‘的案例,关键是,再次拥有后,就学会珍惜了吗?

关于生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进行一次严肃认真的自我检讨,并在生活中尽量让自己取向完美,而不是怀揣着对身边人的不满,并抱怨自己活的不幸。

你的未来,我只想说:多珍重。并期许,对于没有失去的人,多一份仁慈和珍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