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号:历史档案讲读

抗日战争期间,限于当时中国的国力,国民政府的统治力和有限的财力及工业实力,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既没有足够的钱,也没有足够的物资和生产能力,更没有足够的威信和实力全面统一国军的装备。

就拿步枪来说,当时中国军队的步枪也是五花八门,东北军的日械,西北军装备了不少苏式莫辛纳干步枪,中央军装备的中正式步枪,滇军使用的法国勒贝尔步枪等等,这些步枪子弹互不通用,这就对战时的后勤补给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尤其是一些部队调动到其它地域,往往会面临补充上来的弹药无法使用的问题。

就拿中央军来说,很多人对其的印象就是德式M35钢盔,中正式步枪等这些装备,但是实际上即使是M35钢盔,中央军的装备数量也不大,更多的使用的还是战斗帽而没有头盔可用。而至于武器,差别也很大,比如著名的德械师,其实是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意图建立的调整师,这些部队装备要比普通的中央军好的多,中正式步枪、MP18冲锋枪、M35钢盔,德式火炮等都有装备,但是到抗战全面爆发前完成改编的部队数量太少。

而当时大多数中央军士兵的装备就是更老旧的汉阳造步枪、战斗帽、布鞋等等这些简单的物品。而对于更多得不到中央后勤支援的地方部队而言,就要自力更生了。比如说川军,其武器装备水平就很差,机枪装备数量极少,更不用说火炮了。而且实际上,打草鞋不仅仅是当时八路军等部队的习惯,很多中央军、地方部队也有这个习惯,因为布料等供应不足,草鞋在这时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很多士兵闲了就会打草鞋,因为其磨损太大,需要频繁更换。

而在后来,美国开始对中国进行援助后,主要得到这些援助的还是中央军,比如当时的驻印军,不仅武器装备全部采用美军装备,连制服、薪资水平、后勤等都是美军水平,和国内的中央军又不是一个级别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