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消息,4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爲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龐大的網民構成了中國蓬勃發展的消費市場,也爲數字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用戶基礎。CNNIC主任曾宇認爲,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在此次疫情中,數字經濟在保障消費和就業、推動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展現出了強大的增長潛力。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新基建”助力產業結構升級。2019年,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光纖和移動通信網絡,行政村通光纖和4G比例均超過98%,固定互聯網寬帶用戶接入超過4.5億戶。同時,圍繞高技術產業、科研創新、智慧城市等相關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進一步加速新技術的產業應用,並催生新的產業形態,擴大了新供給,推動形成新的經濟模式,將有力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質量提升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二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成爲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網絡購物持續助力消費市場蓬勃發展。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2019年交易規模達10.63萬億元,同比增長16.5%。數字貿易不斷開闢外貿發展的新空間。2019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零售進出口商品總額達1862.1億元,增長了38.3%。數字企業加速賦能產業發展。數字企業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加快數字技術應用不斷提升供應鏈數字化水平,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 三是互聯網應用提升羣衆獲得感,網絡扶貧助力脫貧攻堅。互聯網應用與羣衆生活結合日趨緊密,微信、短視頻、直播等應用降低了互聯網使用門檻,不斷豐富羣衆的文化娛樂生活;在線政務應用以民爲本,着力解決羣衆日常辦事的堵點、痛點和難點;網絡購物、網絡公益等互聯網服務在實現農民增收、帶動廣大網民參與脫貧攻堅行動中發揮了日趨重要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