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海满公路一段近1公里的冰雪路段,笔者驾驶UAZ-452在4H模式下行车速度一定超过60公里/小时,原本在2H模式下容易出现的转向过度现象,都被前转向驱动桥“消化”。黄色箭头:从分动器至前转向驱动桥的动力输出路径。

本文为新能源情报分析网&换个角度看车市(公众号)评测编辑宋楠,原创拍摄并撰写评测苏军1吨级载荷UAZ-452型越野指挥车技战术组稿之多种路况操控篇。 笔者在满洲里口岸评测的这台UAZ-452型越野指挥车,为瓦兹中国(UAZ-469、UAZ-452及猎人系列车型中国代理商)向乌里杨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特别定制的中国版。有别于苏俄民用市场销售的UAZ-452各款改型车不同的是,中国版车型采用俄国民车市场销售车型被禁止的苏/俄军标准绿色涂装。

仅以本文向苏俄军现役UAZ-452型越野指挥车潜在购买者,微博注册用户@车圈最TOP致敬。UAZ-452与UAZ-469B(猎人)系列军用越野车,是目前可以合法购买的苏俄军现役装备。而UZA-452更是在国内极少数可以合法使用的“四驱面包车”。 1、非承载车身+整体桥悬架+手动分时四驱: UAZ-452采用梯形车架,前后非独立悬架(板簧+减震器)和整体桥式架构。简单地说,UAZ-452车身架构与BJ-212几乎完全一致。前置(纵向)发动机、变速器、分动器,采用一体化设定。UAZ-452具备的这种纯粹的越野车架构,为的是更高的可靠性与更好的通过性,也就牺牲了舒适性。

上图为UAZ-452前悬架技术状态细节特写。 红色箭头:前端横置的制动总泵带真空助力器 黄色箭头:摇臂式转向机 白色箭头:2组转向拉杆 蓝色箭头:前转向驱动桥端的转向横拉杆

上图为UAZ-452后悬架技术状态细节特写 黄色箭头:后钢板簧 红色箭头:桶式减震器 蓝色箭头:后差速器 白色箭头:后驱动桥内部的传动半轴(与差速器关联,左右各1条半轴)

上图为UAZ-452四驱系统的分动器及前后传动轴技术状态细节特写。 红色箭头:指向的是车头方向 绿色箭头:有发动机经变速器至分动器的动力输入路径 黄色箭头:从分动器至前转向驱动桥的动力输出路径 白色箭头:从分动器至后驱动桥的动力输出路径 简单、粗糙且没有技术含量的UAZ-452悬架和传动系统,却在诸多细节体现出实战化背景研发的可靠性为牵引的设定。寻迹球式的转向结构,在1960年代-2010年代,都是硬派越野车经常采用的设定(诸如铃木吉姆尼、丰田LC-76越野车)。作为偏向承载的1吨级军用越野指挥车,UAZ-452始终保留前后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手动控制的分时四驱系统,具备加装前中后3把差速锁(前差速器锁、中央差速器锁、后差速器锁)的扩展能力。 实际上,笔者测试的这台苏军军绿色涂装的中国大贸版UAZ-452,就在出厂时加装了手动后差速锁(锁止开关位于驾驶员一侧组合仪表台)。 2、铺装、砂石、冰雪路面的操控性:

2019年早些时候,笔者在靠近边境线的海满公路,对中国版UAZ-452进行铺装路面测试时,俄国部分区域零星出现了火灾,在评测过程中甚至肉眼可见弄弄的黑烟。 黄色箭头:中俄边界中国境内的铁丝网 红色箭头:中俄边界俄国境内的山火

在海满公路上,UAZ-452只能以后驱模式行驶,车速稳定在80公里/小时,油门很轻、循迹球式转向机虚位较多,需要经常修正方向(车速越高,修正方向越加频繁)。与UAZ-469B一样,UAZ452的钢板簧+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表现得很“软”,路面起伏是悬架也同步的吸收一定冲击。 UAZ-452在铺装路面行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软”。

5前速手动变速器,档位清晰,换挡行程偏短,但是转向管柱不具备高度和角度调节,只能调整坐姿适应转向和换挡姿态的最佳切合点。

在砂石路面行驶时,由于没有配置ABS系统,在高速转向时(转向过度)会出现甩尾的现象。不过进入4H模式,前后驱动桥被分配完全一致的扭矩,车身姿态回复平稳。

UAZ-452采用前纵置动力后轮驱动的基础设定(2H),在砂石路面急加速车头会轻微抬起;紧急制动车头下沉明显。当然,没有额外任何电子控制系统的UAZ-452,获得的是最直接的操控乐趣同时对驾驶要求也很高。 UAZ-452在砂石面行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滑”。

在冰雪路面行驶时,选用2H模式后驱动桥分配的动力会毫无征兆的将车辆“带偏”。如果慌张乱打方向或紧急制动,中心较高的UAZ-452会出现翻车严重安全事故。选用4H模式后前后驱动桥协同输出安全相同的扭矩。即便因为轮胎摩擦力与前进、转向或制动时输出的力矩间平衡被打破也只会侧滑。

在海满公路一段近1公里的冰雪路段,笔者驾驶UAZ-452在4H模式下行车速度一定超过60公里/小时,原本在2H模式下容易出现的转向过度现象,都被前转向驱动桥“消化”。 UAZ-452在冰雪面行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稳”。

更高的离地间隙带来的是更好的通过性。UAZ-452长宽高4390 x1940 x2064mm、轴距2300mm;最小离地间隙205mm、最大涉水深度500mm;整车自重1.9吨、有效载荷0.91吨(近乎1吨)。UAZ-452的研发和立项出发点基于苏联红军强大的装甲部队突击欧洲平原时,作为通讯车、指挥车、救护车以及相应的改型车快速跟随。承载性、通过性与可靠性作为首要整车技战术需求。

即便在今天,整体桥式悬架+循迹球式转向系统,构成UAZ-452最可信赖的分系统。

从技术层面看,UAZ-452的“双杆”分动器,与UAZ-469B的“单杆”分动器要落后近30年。通过1个控制杆选择2驱/4驱,通过1个控制杆选择4H/4L。在实际操控中,UAZ-452的“双杆”分动器操控起来,比UAZ-469B的“单杆”分动器更容易。当然,在前驱动桥与分动器前部扭矩输出端没有啮合到位时,不能从2驱模式进入4驱模式,需要向前或向后移动一下即可。 笔者有话说: 现在,符合“国6”排放标准的中国版苏俄军现役UAZ-452型越野指挥车,将以16万余元的售价由瓦兹中国全国范围正式销售。对于购买这款在已经量产40余年,没有“大屏”、没有蓝牙、没有软内饰、没有任何电子娱乐系统,浑身上下充斥着“邪恶的红色暴力美学”老家伙的车主而言,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情怀归属。

当然,在售价50万元的大众T系列、没有进口的三菱L400(得利卡)以及不再国内销售的现代辉翼H1,这些四驱面包车来说,UAZ-452是改装越野房车的最佳载具。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楠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