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章将对笔者在天津举办某防务展期间(2019年拍摄)、北京军事博物馆(2007年拍摄)和包头北方军事城(2017年拍摄)展出的3台基于BJ212改型车搭载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技术状态对比分析。天津防务展临时展出的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采用北汽制造的BJ212轻型越野指挥车为载具。

本文为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楠结合过去10余年持续不断积累相关素材撰写,旨在通过一系列稿件让更多读者了解人民解放军早期装备的第一代通用型军车,北汽制造的BJ212系列0.5/0.75吨级载荷轻型越野车族不为人知或已经被遗忘的那些故事。

由于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于1075年定型并装备,然而随着后期1983年北汽分为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以及后续的北京奔驰戴克合资公司的设定,BJ212的改型选用了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

文中特别选取1983年3月制造的BJ212A型载具、1980-1990年代制造的BJ212A型载具以及由北京吉普制造的BJ212A型载具构成的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进行对比。后文用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指代进行适应性修改的BJ212轻型越野指挥车。

备注:感谢号手模型提供的大力支持。

这篇文章将对笔者在天津举办某防务展期间(2019年拍摄)、北京军事博物馆(2007年拍摄)和包头北方军事城(2017年拍摄)展出的3台基于BJ212改型车搭载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技术状态对比分析。


这台在天津某防务展临时展出的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品相相当完好,本文也以这台装备为参照进行重点介绍。


这台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的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超过20年,从漆面调色可以确定为1980年-1990代前量产并服役。


这台在包头北方兵器城露天展出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采用有别于天津防务展和北京军博展出的载具。

1、天津防务展版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1983年3月制造):


天津防务展临时展出的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采用北汽制造的BJ212轻型越野指挥车为载具。为了搭载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炮,并保持战斗状态不会超过整车高度(1880毫米),前风挡玻璃(副驾驶员一侧)被切掉一部分以便容纳前凸炮管。


作为解放军制式装备的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的BJ212,采用标准轴距3门运兵版(与5门指挥版轴距相同 2310毫米)车身结构并进行适应性修改。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的车身焊接后侧围被被修改成斜角,便于左右各115度周向射击时射手操作。


除了车身焊接方面的适应性修改,整车设定正副驾驶员座椅,拆除了第二排座椅同时,在后地板焊接增加了1组可以容纳8发炮弹的固定弹药箱。


用于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的BJ212与同时期量产的BJ212及其他改型车一样,全车灯具由大兴灯具厂提供(北汽下属配套厂商)。前照灯独立设定,采用玻璃灯罩。


黄色转向灯至1990年代后期采用“黄白”灯技术状态。


可以拆卸或向前折叠的风挡玻璃侧面加装了1组缓冲弹簧(黄色箭头),用于固定外后视镜的基座可以向前收起(红色箭头)。

备注:上图中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的外后视镜被拆卸掉。


上图为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仪表台与风挡玻璃固定内侧特写锁扣特写。


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仪表台为1966年后定型的状态,增加了炮管固定装置。从1966年BJ212定型至2020年最新款BJ212系列改型,使用过3前速手动变速器、4前速手动变速器以及5前速手动变速器,四驱系统才用过带中间轴的“双杆”分动器和“单杆”分动器,并为VJ系列换装过与切诺基同型号的一体化分动器。

红色箭头:BJ212最经典的脚控前照灯开关

白色箭头:3前速手动变速器换挡杆

蓝色箭头:四驱接通换挡杆

黄色箭头:4L/4H切换换挡杆


为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做适应性改进的前部动力舱盖被分为3组,且采用纵向整体与横向2侧开启模式。这种设定,最大程度方便整备机动模式下,不调整无后坐力炮姿态就可以进行动力方面的故障排查。

绿色箭头:可以两侧横向开启的动力舱盖

红色箭头:用于固定前机盖的锁扣(红色箭头),从非车载炮版的“双侧各1组”改进为“双侧各2组”。

黄色箭头:机油加注口舱盖

蓝色箭头:冷却液加注口舱盖


上图为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动力舱盖侧向开启状态特写。对于动力舱内部各分系统、悬架、传动以及部分内饰细节介绍,笔者将会在后续稿件中重点介绍。


上图为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前悬架、驱动桥、转向系统细节状态特写。

绿色箭头:转向拉杆组件(不带转向减震器)

红色箭头:前转向驱动桥差速器右壳体

蓝色箭头:前转向驱动桥差速器左壳体

黄色箭头:分段设定的右侧桥管

白色箭头:分段设定的左侧桥管

直到2000年代,北汽BJ212各系列改型车的驱动桥从分段设定转为差速器壳体与桥管一体化设定。在1983年,北汽制造厂一部分与克莱斯勒合作改为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BJC)、另一部分改制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BAW),并同时生产基于BJ212改型而来的车系,采用整车与分系统技术也有所不同。

后文将会对BJ212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厂商制造的改型车细分进行专门介绍。


上图为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后部特写。

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炮炮身由线膛身管、锥形扩大药室、炮闩座、击发的机构、接架箍等组成,炮闩为断隔螺闭锁结构,闭锁后构成4个带锥角的拉瓦尔喷孔;接架箍用于安装瞄准装置和连接炮架;高低机为齿轮螺杆结构,方向机为蜗轮蜗杆结构;前架脚装有胶轮,左右架脚装有抬手,既可配合胶轮使火炮在地面作短距离移动,也是火炮与炮车的紧固连接件;火炮配有由光学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和电源组成的简易火控系统。


白色箭头: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炮前部行走机构

蓝色箭头:弹药箱上预制的滑道便于火炮向后滑动转入高角度射击姿态以及拆卸

黄色箭头:8组炮弹弹药箱盖锁具

红色箭头:纯粹装饰的弹药箱盖的彩绘

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载具有两个射击位置,除正常紧固射击位置外,大仰角射击时,可将火炮后移,将左、右架脚置于车体后底板的两个脚窝内。


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在机动过程中,除驾驶员与车长外,还可以搭载6名乘员用于火炮操控(对向乘坐靠背可以折叠的座椅)。


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炮在平射炮位状态,可以进行左右各115度周全、-4度至7度高低向射击,并配有手动高低机、方向机以及火炮开闭锁机构。

红色箭头:高低机

蓝色箭头:方向机

绿色箭头:高低机辅助操作手柄

红色箭头:装弹和发射机操作手柄

白色箭头:开闭锁机构操作手柄


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炮一般为三人协同操作,射手1调节方向机与高低机并负责开闭锁操控;射手2负责用光学瞄准并装弹发射;射手3负责供弹。

红色箭头:向上推开闭锁操控手柄解锁

蓝色箭头:向后开启锁机构准备装弹/退弹壳

黄色箭头:辅助开闭锁机构操控手柄


红色箭头:开闭锁机构操控手柄推至水平位置完成解锁动作准备装弹或退弹壳


上图为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炮处于锁机构开启状态。


笔者拍摄的这台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官方编号为BJ212A型,出厂日期为1983年3月,距离1975年定型过去了8年、距离1983年5月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BJC)成立还有2个月,最大程度的保留1966年定型后的BJ212的技术状态与味道。

2、北京军事博物馆版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疑似1983年之前制造):


1980年出生的笔者印象中,北京军事博物馆就展出了这台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而笔者对“军博”最初的印象则从1990年开始。因为这台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所有信息都不能拍摄(动力舱),笔者也只能从整车涂装漆面色调判断载具量产及服役年限在1983年-1986年之间。


这台已经依旧保存在“军博”的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的前进气格栅处于关闭状态。


位于驾驶员一侧翼子板固定1台防空灯。


可以纵向和横向开启的前部动力舱盖的2组机油与防冻液加注口盖板为“缺失”状态,可以清晰看到散热器盖。

红色箭头:机油加注口

绿色箭头:防冻液加注口

白色箭头:散热器盖


与天津防务展临时展出的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后部弹药箱盖板被喷涂的红白相间彩绘不同,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的版本采用与车身一样的军绿色。

3、包头北方兵器城露天展出的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疑似1990年代后期制造)


位于包头市的北方兵器城为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附属产业,与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同时展出北方工业不同时期制造的优秀军用轮履装备。诸如522型轮履合一8轮驱动装甲技术验证车、89式120毫米口径履带突击炮、ATS国产版履带牵引车以及众多口径的放空火炮和亚洲最具威力的远程榴弹炮。


北方兵器城版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采用1983年5月开启的北京吉普有限公司制造的BJ212系列载具。

红色箭头:前防撞杆镶嵌BJC字样的LOGO


这台BJC版BJ212采用标准轴距的5门指挥车型(前风挡玻璃缺失),悬挂在横向开启后尾门的备胎都得到了保留。


为了容纳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炮,第二排座椅和储物箱被拆除且没有设定全装无后坐力炮弹弹药箱,不过车身焊接后侧围并未进行切割。单从整个系统状态看,北方兵器城展示的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为已经改装的版本。可是,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炮,却又很好地固定在车身后部。


上图为北方兵器城版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载具前悬架细节状态特写。通过螺栓固定的差速器左右壳体构成的转向驱动桥、新状态的一体式转向拉杆总成(有别于文忠介绍的另外两款BJ212A)。无疑,这款带有“美式”技术的BJC版在某种程度上融汇了吉普威利斯的味道。

笔者有话说:

75式105毫米口径无后坐力车载炮,一款快速突击伞兵空降火力打击与前沿防御的利用现有成熟分系统组合而成的系统,更是是人民解放军装备式上带有重要意义的首款大规模装备的车载炮。


75式无后坐力车载炮使用十分成熟可靠且维护便利的北汽BJ212轻型越野指挥车作为载具,不仅我军大量装备并成为重要的明星武器出口至中东地区,参加自1980年代-2000年代的历次战争。

在后续稿件中,笔者将会对不同时期、有不同厂商量产的BJ212系列载具进行更深度的技术状态对比稿件。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楠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