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外網4月29日|戰疫全時區】近日,澳大利亞部分政客操弄所謂“獨立調查新冠源頭”問題,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指出這可能影響中國民衆對澳大利亞的感受,又被澳媒斷章取義熱炒“中國大使對澳經濟脅迫”。對此,《悉尼先驅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發表題爲《新冠疫情後,中澳關係將面臨挑戰》的評論文章,直指部分政客的挑釁行爲是受美國霸權鼓舞,警告澳大利亞政府一方面借疫情污名化中國,另一方面又寄希望於中澳經貿合作,恐將失去兩國合作的機會。

圖爲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左)和外長佩恩(右) 【海外網4月29日|戰疫全時區】近日,澳大利亞部分政客操弄所謂“獨立調查新冠源頭”問題,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指出這可能影響中國民衆對澳大利亞的感受,又被澳媒斷章取義熱炒“中國大使對澳經濟脅迫”。對此,《悉尼先驅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發表題爲《新冠疫情後,中澳關係將面臨挑戰》的評論文章,直指部分政客的挑釁行爲是受美國霸權鼓舞,警告澳大利亞政府一方面借疫情污名化中國,另一方面又寄希望於中澳經貿合作,恐將失去兩國合作的機會。 《悉尼先驅晨報》的經濟新聞記者埃裏克·巴肖(Eryk Bagshaw)撰文提到,在本週一系列的事件升級中,澳大利亞外長瑪麗斯·佩恩在19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對疫情起源問題進行所謂“獨立的國際調查”。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3日回應稱,“所謂‘獨立調查’實際上是在搞政治操弄,干擾國際疫情防控合作,不得人心。” 埃裏克·巴肖在評論文章一針見血指出,“毫無疑問,澳大利亞部分政客的做法是出於政治目的”。至於其根本原因,文章描述:“受到美國霸權的鼓舞,澳大利亞像戰略利益海洋中的軟木塞一樣隨波逐流。然而澳大利亞忽視了,美國目前有超過10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現任美國總統正在面臨着國內健康威脅和個人競選挑戰雙重危機。” 文章提到,這裏的固有矛盾是,澳大利亞外交部門和貿易部門之間的緊張關係,即一個優先考慮安全策略,一個優先考慮經濟發展。作者提到,中國是澳大利亞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擁有數量最多的國際學生資源、最有價值的旅遊市場和最大規模的農產品市場,以及巨大海外投資資源,“然而我們卻和中國失去聯繫”。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珍妮·高利(Jane Golley)提出,中國是最有可能幫助我們擺脫危機的國家,我們需要在其中取得更好的平衡。澳大利亞畢馬威的亞洲及國際市場部負責人弗格森(DougFerguson)介紹,澳大利亞一直試圖在其他市場找到增長區域,但是非常不容易,坦白說,印度、歐洲的發展規模和速度都不及中國。 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4月28日的一篇報道,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表態稱澳大利亞政府不會因爲經濟壓力而改變政策立場,但他同時還強調,正如中國經濟爲澳大利亞經濟提供有價值的貨物、資源和服務一樣,澳大利亞的經濟也是中國經濟的供給者。“我們希望保持這種積極關係,並盡所有可能加強這種關係。” 對於這種做法,《悉尼先驅晨報》這篇評論發出警告,如果澳大利亞的策略是,一方面借疫情污名化中國,另一方面又依賴中澳經貿合作, 那不可避免結局就是,失去兩國合作的機會。同時文章還提到,目前澳大利亞工黨正呼籲成立一個“中國委員會”,橫跨選舉和政府,用以制定與未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打交道的目標和政策。 就澳外交部對中國對澳“經濟脅迫”提出抗議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8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回應,中方始終堅持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發展同其他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我建議大家仔細閱讀中國大使接受採訪的原文。大使的表態是對澳方近來的一些錯誤言行引起中國人民不滿的擔憂,也是對兩國關係可能受到影響的擔憂,這有什麼問題嗎?我不知道所謂“經濟脅迫”的說法從何談起? 耿爽說,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全面衝擊的情況下,中國願同世界各國加強合作,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爲全人類的健康福祉做出貢獻。但我們也希望其他國家能夠同中方一道,多做有利於國際合作和增進互信的事,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海外網 朱惠悅)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文章